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述尔》35孔子的祈祷

(2019-01-21 12:37:50)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时评

文化

分类: 古籍阅读

君子修己以求仁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这一段话中有一个现在不常用的词“li文”,就相当于现在的悼念词,据说起源于西周的赐谥制度,在《礼记.檀弓上》中记载“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bn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y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鲁庄公领兵与宋国作战的时候,县贲父替他驾车,结果马惊着了,县贲父以为是自己缺乏勇气的原因,所以冲到敌阵战死,结果马夫洗马的时候,发现是马被箭射伤才受惊的,所以鲁庄公写了一篇诔文表彰他,从此以后“士”这个阶层才有了诔文,另外也记载了“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孔子死后,鲁哀公悼念他说“上天不把这样一位年高德助的人给我留下,现在没有人来帮助我治理国家了。呜呼哀哉,尼父”。

不过这里不是悼文,而是祈祷词,而“祷”字,本意是“祝告神灵,祈求平安长寿”,这件事不知道是发生在什么时候,不过孔子的病应该很重,大家都没有什么办法了,所以子路才去祈祷神灵,祈祷词是“祷尔於上下神只”,朱熹解释说“上下,谓天地。天曰神,地曰只。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论语集注》)”,这也是人之常情,就跟国外的人碰到无能为力的困难时候都会求上帝保佑一样,中国人就只能求老天爷帮忙了,这是也不算是迷信或者宗教的问题,纯粹是文化传统的事情。

对于孔子说的“丘之祷久矣”的含义,有两个说法,其一是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另外一种说法是,孔子说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不过对于鬼神的事情,孔子应该不是“无神论”者,但是他强调的是“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而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尔篇》)”,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忘初心,方的始终”,人生做事,如果自己能够做的对,至于命运的事情,自然会有老天来安排,这不是靠祈求能够得到的,就像面对恒魋要杀他的时候,孔子说的“天生德於予,桓颓其如予何(《述尔》)”。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入世的学问,就是要平时勤烧香,不能像子路这样“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对于鬼神之事如此,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不能平日里几年不联系,遇到事才知道四处打电话,到那时候就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