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述尔》19学而不知老将至

(2019-01-14 17:51:39)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时评

文化

分类: 古籍阅读

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我们都知道有“叶公好龙”的说法,不过历史记载中的叶公并非是一无是处,他是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据说他精通水利,是有人嫉妒,所以才编出“叶公好龙”的故事。《论语注疏》中说“云‘叶公名诸梁,楚大夫,食蔡於叶,僭称公’者,据《左传》、《世本》文也。名诸梁,字子高,为叶县尹。楚子僭称王,故县尹皆僭称公也”,他是因为在叶县当县长,按照古代的规定,县长大人都会被称为“公”,所以称他为“叶公”。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说“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子路之所以回答不上来,是因为以孔子的德行,子路确实找不出合适的词汇以形容,就连颜回评价孔子的时候,都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公冶长篇》中,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就连子贡这种口才极佳的人,颜回这样的智慧的人,都无法评价孔子的道德修养的高度,所以子路找不出合适的词,也很正常了。

而孔子听到之后,自己总结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朱熹注解说“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min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论语集注》)”,说孔子在没有学成之前,就会发奋读书而废寝忘食,一旦学成,就会沉浸在学成的快乐之中而忘记忧愁,这两者之间交相起伏在成长中悠然自乐,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年岁已大,剩下的时间不多,但孔子只是自己说他的对学问的坚定,朱熹说如果深度体味,就会看出孔子学问修养的高深与纯厚,这是普通人很难做达的事。

朱熹说需要体味孔子学问的至极、至纯,看看孔子在近五十的时候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在五十岁以后还能安静潜心从头研究易经,而且在日常“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种境界、心胸与学问却非凡人所能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