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月初修心养正班随笔

标签:
修心养正禅修正念练习内观止观 |
分类: 修心养正 |
活动丰富多彩,大家都长了见识,学到了新东西,可写的,有很多,就以随笔的形式,写多少算多少,供大家了解
提前一个月就在构思课程,备课,念念想着,大家远道而来,坐车辛苦,满怀希望,一定要让大家有收获啊!
考虑大家烦恼心重,也无数次证明了,心有牵挂的人,要静坐比较难。因此课程讲的比较多。希望能清理大家的纠结,结束错乱。两天课程结束后,又怕大家吸收不好,特别起草了一份课程主要内容,算是本次修心养正班的教材,方便温故而知新。
课程结束那天,感觉像刚刚参加了一场战斗,我们两位老师都感觉很累。真不想再搞活动了。但休息了几天,还是发布了下一次修心养正班的举办消息,有没有人参加,随缘吧。
课程收费是非常便宜的,除去食宿费,每人几百元指导费而已,真心利他,真心分享我的喜悦——把我认为很棒的东西与你分享,我很快乐,可别以为“便宜没好货”。说不定以后就不是这个标价了。
良心衡量,本课程非常适合现代人,能在根源上解除90%以上的身心困扰。当然,当事人也要继续奉行,养成习惯才行。
两天多,十分短暂,要回去继续奉行,渐渐改变了,才会感觉有更扎实的收获,在此之前,我讲的再好,都空洞无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去户外传授“提升能量的功法2”时,我发现,学员A的肌肉有些僵硬,“放松?”“放松?”“找那种不用力的感觉?”,“感觉手臂与肩之间,如松弛的绳子连接着,像玩具娃娃一样?”,“放松?”,他就是放不松。
拿起他的手臂,手把手地教,更发现,真不是一般的僵硬哦。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过这么僵硬的。就好像“久闻其臭不知其臭,久闻其香也不知其香”一样,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我不这么指出来,他可能永远都觉察不到。
他善悟,承受力、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两三分钟时间,在我的引导下,他找到了放松的窍门,深信回去继续练习,必定渐渐放松。
如此不放松,想要健康的根本——精气神(能量,所谓的正能量)——得到恢复,永远不可能。当时我说,天地间的能量无处不在,但因不放松,我们自己与它隔绝了。
如此不放松,想要心理疾病根除,永远不可能,因能量不足所致的内心匮乏感,会驱使人们对各种上瘾的行为,如飞蛾扑火般地身不由己(这就是所谓的强迫症)。自我执着难以化解,无我永远是一个做不到的概念。这深刻的身心规律,你能明白么?真理不因咱们的不明白而不存在,不明白,还需加深体察或学习。
如此不放松,人必定难以真正安静下来,而静才能生慧,有慧,才能看清事物真相,看清了真相,许多问题不攻自破,引用一位咨询者的反馈来印证: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真明白了身心规律,再顺从身心规律,才会康复。
回来的路上,走在后面,有意观察大家的后背,得出基本规律,身心困扰越重,肩臂越僵硬。
从学员A填写的“修心养正班报名表”得知:其心理困扰曾经很重很重,现在能接纳症状了,但强烈的焦虑感,仍然存在。
现在僵硬的肌肉,是过去严重心理纠结,留下的“痕迹”。
真正彻底的放松,源于“不抗争,不妄求”的心态,正好,前不久,给一咨询者写了篇邮件《不抗争,不妄求,放松》,充分揭示了两者间的因果联系,是重要的身心规律。
============
为了让学员得到锻炼,我让谁上来,站在我的位置,给大家读《不抗争,不妄求,放松》,要求读的清楚,大家听的明白,事非经过不知难,听我讲,似乎平常,但是真要像我这样面对许多人读时,有的朋友,就会有困扰。而困扰的解除,突破——怕什么就面对什么——是必要条件之一。
有人自告奋勇,优先满足他,我说,我会让每一个人有机会锻炼,小班授课,有的是机会。
我先分享了关键的说话技巧——也是当众演讲技巧,克服紧张的技巧——我曾经多年寻觅的技巧,然后再让学员去读,读的挺好。读完后大家鼓掌,我想当事人的感觉会很好。
想做但又不敢去做,是深深的挥之不去的压抑。突破后,是十分舒畅的释放!
有位学员仍然紧张,我再亲自示范,他一模仿,就对了。来自北方的那位学员,发音标准,声音明亮,读的最好,我有点想说,你其实可以当播音员。但要讲的,还很多,没时间。
有些东西,别人告诉你了,很简单,但自己摸索,或许好几年都摸不到。
============
周六主要目标之一,尝试清理内在心灵空间,平息烦乱的心,明确所有疾病的根源——执着!
周日主要目标之一,重塑人生价值观,尝试放下执着。
行动转变性格,周一上午,我们去旅游胜地长沙岳麓山实践,欣赏山中美好的因素,潜移默化地,重建兴趣,兴
趣、性格、价值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重建兴趣,也就是在重建人生价值观,你明白么?人生价值观一变,在原来价值观之下所在乎的东西,变得毫不重要,自然而然地,我们放下了。当然,不是所有的执着,都能通过转变价值观的方式放下。
一般人烦恼心重,两天多的时间,不足以看清与放下,回去还需继续践行修心养正班所传授的思想与方法。
=============
初到岳麓山,有的学员感觉也平常,但渐渐地,各种历史古迹,参天大树,寺院,清泉……引人入胜,想找机会给大家讲课程总结,可是各自玩的投入,团队有些分散,总是没机会。到了山顶,坐下来乘凉,总算聚集到一起了,但景致太美,估计大家不想丢下这份美好来听话,我还是过几天写课程总结吧。
山顶上,我们一起照了相,一凡老师故意让大家牵手、抱树,让某些异性恐惧的学员突破突破。
从另外一条路下山,沿途美景不断,但有学员要赶火车,我们没时间了。最终兵分两路,一路送学员A上公交车,一路由我当导游,引学员B参观她太想参观的“隋舍利塔”,拍拍照。我们俩下山后,等待另一路学员一起吃午饭,街上又热又吵,干脆去身后的麦当劳坐坐,虽然也吵,但至少还有座位和空调。
没想到,这是对学员B的突破,她耸耸肩、摇摇身,说,最怕进这种场合,觉得这里太高档,自己是个穷人,不好意思进来,进来感觉浑身不自在,而且我们没在麦当劳买任何饮料和食物,这过意的去吗?
当下,纠正她的观念,人人平等,不要为表面迷惑,这么看待,服务员不就是穿的好一点吗?还不也是打工的,工资也不高。她说她找兼职,就想做这样的服务员,不想做街道对面那种餐馆的服务员。我说都是服务员,学到的经验很平常,就是端菜。大学生,还是尽量找更好的兼职,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安心坐在这儿吧,享受空调和有椅子坐,大不了他们来把我们赶出去,等赶我们时,再走吧。
说着说着,一服务员见我们没任何吃的喝的东西,端了一点试用品过来,要我们尝尝,这又是对学员B的突破……我要她尝了蛋糕和小杯饮料。其实,服务员态度很好,没有任何厌恶的意思。
写到这里,我想,她怕这种场合,确实是她的原生家庭,恣意说话,所给予的伤害。
当时我说:以后你以正确的观念,多多突破。就会慢慢好起来。
她拿出她爱吃的“爆小麦花饼”,分给我一个,吃的欢,结合班上讲的饮食之道,说,呵,口味还是蛮重的。
写到这里,感觉我们相处的画面,挺和谐美好的,人与人之间,都这么相处,相互理解、鼓励、尊重,多么美好。我的分别心基本上比较少,她自述在我面前十分轻松、自在、惬意。
不到十分钟过去了,我突然转移话题,现在还感觉不自在吗?她专注地考察一秒后,说,呵!忘了,轻松了。
送走了他们后的几天里,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曾经的我,以及其它社交恐惧症咨询者的情况,再一次发现与感慨,一般社交困扰,都是因为高低、贵贱、尊卑的分别心太重,把自己束缚了,都像以前的我一样,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不太了解的人,想的太高贵,紧张因此瞬间来临。当发现对方一般般,甚至好像还不如自己时,又滔滔不绝,自大傲慢。
所以社交恐惧症痊愈的关键点之一?你有所明白?
回来看山顶上的照片,我看从外省坐火车来的那几位朋友,笑的都挺美好挺自然。我想,至少那天上午,他们是康复的。以后的目标,就是奉行班上所讲,把康复的时间段不断拉长。
==============
然而,上述内容都不是修心养正班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观”!!!
“观”是什么?
止观,观中有止,止中有观,只有静定的下来,才能有效地观。而静定的能力,是强迫症等神经症康复的基本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