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笔者破译契丹文文物铭文之路 |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
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丹•社会生活组画》译释考,十八、远行图(音译“万祥王”)





画中这辆“驼车”(见图1-6、),长辕约有两个半马身长,广轮约有两人高;车辕上的箱舆由四部分组成:1、凉棚。由两根稍短细竿支在辕头,两根长竿从第一进车箱两根郡斜支于凉棚尾部,两根拉竿从两车箱间紧紧拉着凉棚。2、第一进车箱。平顶长方形,横卧辕板上,前有两开车门,门上悬挂已卷起的蓝色门帘,冲外这头箱板有伞形支架。3、主箱。屋顶式顶,顶有鸱尾、翘角。冲外这头箱板开有扇形小窗。车箱约有一人高。4、主箱后有一半人高没盖的储物柜。车辕尾头有螭首。螭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神兽,唐宋以来,螭首已经成为等级高低的象征,把它应用在驼车的辕头上,足见车主人身份等级之高。画中七人应均为随从侍卫,上首朱衣人应是其中头领。一行人稍无声息匆匆赶路……。
“驼车”最高级的是承天皇太后萧绰专坐的“总纛车”,传说四轮四驼,舆屋中有床有桌极其宽敞。历史记载韩德让无所避讳不断出入于萧绰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个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宋辽澶渊议和时,宋朝派曹利用前往,“利用见虏母(指承天太后)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乘轺录》云:“虏所止之处,官属皆从,城中无馆舍,但于城外就车帐而居焉。”
“驼车”最奢侈的是圣宗二任皇后萧菩萨哥的专车,车设置龙首鸱尾,以黄金装饰。她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佛塔模型,各有巧思。总之,无论国舆、汉舆,骆驼、马牛都是主要驾驭工具。生活、迁徙、征战,须臾离不开“驼车”。
本画卷首尾题有契丹小字21字。其中,“画名”3字;“跋语”10字;“纪年款”8字。经汉译,译文如下:“画名”,“远行图”,(音译“万祥王”)(见图1-2、);“跋语”,“众、师、留、此、尚,百、元、普、书、春。” (见图5、);“纪年款”,“壬、辰、年(统和十年,992年)(马)五、月、十、五、日。”原文第二字“庚”为错字应删,圣宗朝没有“庚辰年”。“十”误作“一”(见图5、)。“跋语”白话文的意思为:“众位大师留下的好风尚,众学子都感到春风样温暖。”
“跋语”,与画无干。是耶律隆绪感谢几位经学大师为百姓留下了孜孜不倦的好学风,让众学子都感到春风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