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的蒙古学研究(之三)
在这一时期,对波兰蒙古学做出贡献的还有几位非蒙古学家。一位是圣彼得堡大学和法国索邦大学的毕业生阿·费·奥森道夫斯基(Ossendowski,A. F. [Оссендовский,А.
Ф. ],1878——1945)。他大学毕业后,在托木斯克工学院当过实验员,在西伯利亚当过工程师,在远东地区旅游过。十月革命初期,他在高尔察克政府信息部门任职。高尔察克政府垮台后,他穿过图瓦,进入蒙古,后来还到过中国。在蒙古期间,他见证了辛亥革命后蒙古的政局变幻,充当过盘踞库伦的温琴男爵的亲信人物。温琴男爵被苏联红军逐出库伦后,阿·费·奥森道夫斯基于1922年返回波兰,1923年出版纪实性文学作品《兽,人,神》。书中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西伯利亚和蒙古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情景,为西方了解当时蒙古的状况提供了重要信息来源,遂被译成多种文字。另一位是卡·基瑞茨基( Giycki,K. [Гижицкий,К.], 1893 ——1967)。他毕业于慕尼黑技术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奥地利军队,重伤后被俄军俘虏,送往西伯利亚。后被释放,任过当地的农业技术装备厂厂长。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他加入西伯利亚的波兰兵团,与红军作战。1920年白匪军失败后,他逃入蒙古,投靠温琴男爵。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温琴男爵在蒙古的所作所为,见到了当时蒙古的上层人士,了解了蒙古社会的种种状况。温琴男爵失败后,他逃到中国东北,在张作霖手下当过兵。1922年,几经辗转,他才回到波兰。1929年,他将自己在西伯利亚与红军作战、在蒙古投靠温琴男爵的经过以及在蒙古的种种见闻写成《穿过乌梁海与蒙古》一书,为此后各国蒙古学家了解20世纪20年代初蒙古的社会、经济,人民群众的生活,喇嘛教寺院的活动、温琴男爵和博克多格根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了翔实资料。
波兰虽于1918年复国,但在1939年又遭到德国的占领。20余年的短暂独立,来不及给波兰学术界带来显著的发展和变化。因此,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兰蒙古学成就,似乎泛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