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印象裴元博——生活篇

(2019-10-25 08:24:20)
标签:

转载

 印象裴元博——生活篇

                            诗曰

                       简洁生活无欲求,

                       朴素性情有大取。

                       和满一家得藏基,

                       睦亲上下成事举。

     就想就“生活情况”补写一篇裴元博印象。一是国庆前因送拓天津,和裴先生数次见面,亦至其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二是,近来有数位博友和朋友问我,裴元博那么多辽钱和牌子等辽金文物收藏,是不是其本身很富裕?

    至此,觉得应该针对这个“生活上的情况”抒发一下我的印象,何况先前的几篇印象文正好缺了这方面的内容。

    按照一般逻辑,裴元博先生这些年收藏颇丰,应该经济条件较为宽裕,洋房豪车,美食绫罗,否则怎可支撑?而事实上,当我首次拜临裴府时,我是吃了一惊的,裴先生之住房看上去也有至少20年左右建筑历史,属于早年那种老套式楼房,现在的标准来说,二手房都该至少转卖几次了那种房子。仅住房情况,足已见裴元博非所谓生活物质条件富裕之人。

    然而,其住房虽然较为老旧紧凑,家具摆设亦然老套一些,然,却干净有加,顺整得颇有条理。其主要写作工具,电脑一台,亦非豪华配置。一言以蔽之,裴先生之基本生活条件,简朴而条理,实用而可满足需要。

    裴元博先生乃一普通退休文博工作者,和许多人一样,基本家庭生活应该是依赖老夫妻二人的退休金收入维持,好在裴先生之父,裴老太爷小有积蓄,时常有些帮补,方才得以更有效支撑生活和收藏之需。这便是最先的直观感受。

    通过对裴元博先生的实际生活状态和条件的观察,以及与之交流,一种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一个极其热爱辽金文史,又“嗜钱如命”的老人及其和睦的家庭,简朴的生活得以展现。我们知道,扎实而富有成效的文博研究,需要一个重要的收藏基础,那就是得有可以随时反复观察审视的大量实物于身边。要想深入研究,离开丰富藏品,则必是空话谬误连篇,尤其是钱币或瓷器等收藏,更是如此。观古今泉界成名者,如川罗北方诸位前辈,无一位本身不是大藏家,其后于泉研有著,得以实至名归,盖得益于其较为丰厚的收藏品基础。而丰厚的收藏则是需要一定资金支撑的,这又是基础的基础。裴先生在辽金钱币研究上目前堪称前列,其研学成果也还是建立在本身丰厚的收藏基础上的,当他向我展示其丰盛藏品时,不得不叹服之。这种情况对于一个普通退休者来说,极其不易,当然一般人便不甚理解,颇多猜疑,亦乃正常。

    我观察并思索着,其之所以获藏颇丰的经济支撑,有裴元博先生自己的三大基本原因,试着归纳如下。

    首先,其生活简朴,满足需要,摒弃奢华。这种简朴当然不是每天吃糠咽菜,人比黄花瘦,居所风雨漏那种所谓“简朴”,那不是我们追求的简朴生活,而是悲惨世界。裴先生在近年一些人把钱花在购买一套又一套新住房的风气下,仍然住着老房子,而这房子,亦是砖混结构,建筑牢靠,遮风避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其实亦可知足也。掐指一算,裴先生此一笔近年所省下的岂止一小笔钱,用此节省,可购入多少藏品?算盘一响,那可确是“黄金万两”矣。此乃以一种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前提下,持简朴生活开支换取收藏支出之一大要领。

    其次,裴先生家,家具用具可谓比较老套,然皆实用,不见奢侈高档之用品,普通凳子椅子,非为欧式真皮之座,自用接待,干净实用,细想亦是足也。日常生活,有小酒儿可酌,有肉菜可食,早比旧时小康农家生活还要惬意。看裴先生和夫人身体,皆为富态,气色十足,足可见其营养不缺,精神富足。非得不时大鱼大肉,老体其实也是受不了的。其家,不时有人拜访,上次前往其家,正好碰见远道广州而来送拓之一位老先生,极其家常式的几盘菜招待,几杯二锅头,大家其乐融融,聊食甚欢,由此可见一斑。此乃其第二简朴生活写照矣。

    再者,裴先生有着一位极其贤惠而低调的老伴儿,此不能不提。裴夫人话语不多,从不轻易插话抢话,然待人热情有加。我能强烈感受到,她是裴元博这些年能潜心学问,倾囊收藏的最有力支持者。一位能默默料理好家务和照顾好丈夫的女人,一位不成天吵着钱多钱少的女人,一位对生活知足而没有过多过高奢求的女人,乃是丈夫事业的最大支持者,尤其是搞收藏,我能深刻体会到这点。因此,朋友们多不大注意低调的裴夫人,在此,我确实要写上这几句,以对裴夫人表示极大敬意!没有她的默默支持和对家务的悉心打理,就不会有裴元博的静心研学和收藏成就。我们很难想象有一个成天絮絮叨叨,铁公鸡式的老婆,这人还能潜心学问,还能搞什么收藏。因此,这一点,乃是裴元博作为普通退休金领取者能有较丰厚收藏之重要条件。此外,先生儿子看上去亦能理解父亲之爱好,不埋怨这种并不奢华的简朴生活,不影响老头子的研学收藏情绪,此也令人肃然起敬。

    上述三点,加上裴老太爷之积蓄不时有所接济,尤其是在人们还对很多辽钱认为是伪臆品的早期时候,其以较低价格获购的先见之明,成就了裴元博先生较雄厚的收藏基础,从而使其能在辽金文史尤其是钱币研究的实证阶梯上,脚踏实地,步步登高,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先者。我等作为其学研成果的受益者,不能不心存感恩矣!

    印象裴元博的一点生活片段,和其人其行的几次接触恳谈,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真正的辽金文史及其钱币文化的热爱者及其家庭生活和精神风貌。可以说,一个真字,真的热爱、真的性情、真的生活、真的家眷,好生了得!它给予我很多值得咀嚼、体会乃至学习的东西,也可释疑一些朋友按照常理而不太理喻的问题。

    以上乃一点菲薄浅见,纯属个人体验之结果,记述下来并上博分享,既是感概,也可算是对自己的一点鞭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