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通宝”钱背加盖的“木”字 应是契丹早期之族徽

标签:
军事大朝通宝石印篆书契丹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大朝通宝”钱背加盖的“木”字



















中国文史界,包括文博界,文物收藏界的学术惰性举世闻名。只要一个事物有位名人发表过结论性言论,当时没人反对或反对声弱小,这位名人的言论,不管是否正确,就会被奉为金科玉律。多少年后,有后人考证其名人言论荒谬或不正确。可是不管考证者怎么呼吁,怎么呐喊,学界的大老爷们及界内群氓仍会对旧有结论顶礼膜拜,不为新锐学说所动。象史学上的社会分期问题,文学上的阶级斗争中心论,文博系统中泛滥的“元青花300件”说,钱币收藏的“大朝通宝”元铸说等等,无不是这种学术惰性的典型例证。
就依“大朝通宝”元铸说,不知有多少前贤与后学指出:1204年铁木真颁定回鹘式蒙古文为本民族文字,1206年成立大蒙古国后,回鹘式蒙古文成为国字。一切印玺、符牌、文书,皆用回鹘式蒙古文书写。试想在这种国策下,怎么会铸汉字“大朝通宝”钱?查遍世界钱币史,不见一例统治民族在本民族文字颁行两年后,在建立本民族国家的时候,不铸造本国国字钱,反而去铸本国尚无有民族的文字钱。是成吉思汗脑袋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钱币学家在用屁股思考问题?
十多年来,很多国内专家都曾破译过安诺“印章字符”,但因缺乏有力证据而被否定。笔者对国外上古史考古,接触不多,无什么研究,对两河流域、伊朗或印度河谷的历史仅知皮毛,故无资格对国际专家学者对安诺遗址的研究予以置评。但对石印文字是中国文字却敢大声说:是!因为印上文字,在甲骨文、大小篆、金文、陶文以及中国钱币、青铜器、印章上都曾出现。如印右上第一字,在空首布、匽刀、各种布币、五铢等钱上都有出现,是汉字数字“五”(见图4、)。印右下第二字,在钱币印章都曾出现,是汉字天干之六“己”(见图5、)。印中最大一字篆书“木”字(见图6、),在辽“大朝通宝”银铜钱背加盖字和蒙古四大汗国回鹘文钱币上都曾出现过,是作为黄帝系族徽铭记。印左一字是为篆书“人”字(见图7、),在甲骨文及刻玉印文中多见。
笔者认为中亚土库曼斯坦安诺地区应属于东方黄帝文化圈西部边缘地带,安诺遗址应是黄帝族在祖地红山地区变冷后,族群西迁南迁时,一支主要族群暂时停留的一个地区。安诺石印应是这支族群的王者之印。因本文是谈安诺石印印文篆书“木”字,为什么会在辽铸“大朝通宝”银铜钱背出现?所以,有关安诺石印的破译将专文予以论述,本文不再赘言。
经过比对,可以确定,安诺石印印文篆书“木”与辽铸“大朝通宝”银铜钱背的篆书“木”确系一丝一毫不差的同一篆字。篆书“木”的含义是什么?目前有三种说法,即:1、萨满教祭祀文“上天的扶梯”(三歧木);2、汉族神话之“建木”,亦是上天入地的工具;3、契丹族早期的族徽,表示契丹族是由天神地祇繁衍,与契丹大字“天(上天下土)”国徽“上日下俯月”异曲同工。三种说法中,笔者是赞同其是契丹族徽这一说法的。安诺石印文篆书“木”的发现,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认识。
安诺石印是4300-5000年时期中亚地区的人类文明。时间与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晚期,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相当,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青铜时代早期交织并存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国内外专家均认为中国尚没有文字的时期,在远离中国的中亚地区怎么会出现一枚中文篆字石印?因发掘者、美国专家团队坚次否定了后世造假的可能,能合理解释这种情况发生的理由只有两个,即:中亚安诺文明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炎黄子孙创造的文明;是炎黄文明向南向西迁徙时在中亚遗留或创造的文明。
从印文知道刻制石印的民族,是一个居住在五行(五)中央之地(戊己)寒冷地域(己土)信奉阴阳(木)的民族(人)。它应该就是当时中国最北方的黄帝民族。中亚安诺文明,应是黄帝文明因气候变冷,向南向西迁徙时在中亚遗留的文明。安诺石印证明,此时的黄帝民族已有了成熟的文字,完整的天人合一的以五行阴阳易为代表的哲学系统,社会已达到高度文明。这与《黄帝本纪》中黄帝命“苍颉造字”、“伏羲制八卦”的记载相符。说明《黄帝本纪》所记史实是基本真实正确的。
印文里的“木”字,是“阳(枝干)”、“阴(根须)”(见图8、)合成之字,它是用来表示黄帝民族对阳阴、天地、男女、日月的等现象进行哲学思考的特殊徽记。契丹族作为黄帝族的嫡系子孙,自他的女始祖“赤娘子”时代(约与安诺石印同时期),就始终信奉五行阴阳学说,也一直把篆书“木(上阳下阴)”和后来在篆书“木(上阳下阴)”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契丹大字‘天’(上天下地)”(见图9、)、“国徽、国旗(上日下月)”(见图10、)作为民族或国家的徽记,加铸在钱币、符牌、器物、旗帜之上,以彰显民族信仰。辽铸“大朝通宝”钱背加盖“木”字即是契丹民族早期的族徽,意谓契丹族天神地祇所生。
安诺石印篆书“木”字,与辽铸“大朝通宝”钱背“木”字相同不是巧合,它证明了契丹文化确实源于黄帝文化,契丹民族确系黄帝的嫡系子孙,李俨言契丹源于黄帝的史论是正确的,“大朝通宝”钱是契丹所铸是勿庸置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