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部分篆书年号小平型金铜合金钱赏析

标签:
鉴定研讨钱币人文/历史文化女真 |
分类: 金史及金代钱币研究 |









金代钱币与辽契丹钱一样,人们在认识上有许多谬误,传讹。特别上世纪三十年以来,一些所谓大师不负责任遗留的错谬言论,至今仍毒害着几代的泉友。什么“金朝交易,初不用钱”,“建国四十余年,固不曾铸钱。”“正隆二年(1157年)才开始铸钱”。“刘豫阜昌钱为金朝最早钱”什么“承安宝货铜钱是假造出来的。”“天兴宝会是钱贩据纸币假造的。”“金朝铸钱技艺高质量好,是取得了北宋遗留在陕西的铸钱作坊和铸钱手工业工人的缘故。”“纸币发行比铸铜钱还早”。
这些谬论早已为大量出土的金朝钱,批得体无完肤。可这块旧茅坑里的臭石头,仍被某些人搂在怀里不舍得丢弃,仍在国家文物局正式教材中毒害着年青的下一代。在历史学、文物学、钱币学领域,所谓的权威大佬顺嘴抛去几个错谬观点,看似不当回事,可是要纠正扭转他这些不经意间的错误言论,却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而我们有些所谓的权威大佬却专喜好满嘴跑火车,不经大脑随意乱放跑,在北方民族史、文物方面留下很多让后人烦心的障碍。
金代钱币就是一个重灾区,很多错误言论还没得到批驳清算,很多寃假错案还没有得到纠正,蒙在金代钱币身上的谜雾还未驱散,恢复金代钱币本来面貌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对辽代钱币即将进行阶段性总结的时候,为金代钱币正名的工作已经展开。作为北方民族文化文物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过河卒,我责无旁贷地要为金代钱币正名冲锋陷阵。所以,自今天起,在完成好《辽(契丹)编年钱谱》的同时,笔者将把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金元西夏钱币上来,盼望广大泉友藏友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提供这方面的实物资料,让我们共同把为金代钱币恢复本来面目的研究完成好。
今天本文将展示由哈尔滨冯爱军先生提供的一批金代篆书金铜合金小平钱供大家研究参考,并请诸位方家赐教。
1、篆书收国元宝小平型金铜合金钱。旋读。金国第一个年号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收国(1115-1116年)年铸。为元通重三铸,有楷书篆书两种书。为金银铜铁铅多种材质同模同铸。本钱径23.07毫米,穿5.4毫米,厚2.06毫米,重5.5克。
2、篆书天辅通宝小平型金铜合金钱。旋读。金国第二个年号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天辅(1117-1123年)年铸。为元通重三铸,有楷书篆书两种书。为金银铜铁铅多种材质同模同铸。本钱径24.23毫米,穿4.9毫米,厚2.05毫米,重5.6克。
3、篆书贞元元宝小平型金铜合金钱。旋读。金国第七个年号钱,金海陵王完颜亮贞元(1153-1156年)年铸。为元通重三铸,有楷书篆书两种书。为金银铜铁铅多种材质同模同铸。本钱径23.15毫米,穿5.31毫米,厚2.14毫米,重5.8克。
4、篆书大定元宝小平型金铜合金钱。旋读。金国第九个年号钱,金世宗完颜雍大定(1161-1189年)年铸。为元通重三铸,有楷书篆书两种书。为金银铜铁铅多种材质同模同铸。本钱径24.49毫米,穿4.92毫米,厚2.0毫米,重5.7克。
5、篆书元光通宝小平型金铜合金钱。顺读。金国第十八个年号钱,金宣宗完颜珣元光(1222-1223年)年铸。为元通重三铸,有楷书篆书两种书。为金银铜铁铅多种材质同模同铸。本钱径24.51毫米,穿4.66毫米,厚1.91毫米,重5.5克。
泉痴山人2013/9/10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