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2013-08-31 04:52:30)
标签:

瓷器

鉴定研讨

金代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刘崇民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另解

〖博主的话〗山人博文《一枚工艺独一无二的锻铸花丝叠焊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发表后,钱主刘崇民先生根据新查阅到资料,结合博文一些文意,重新撰写了一篇很有创意的另解文章。其中对钱面“犴佥”二字,钱背“秉”字识读,都很有新意。契丹篆书与汉字篆书有显著区别,缺旁、少笔、挪位、变形、反书,是其最常见的特征。所以,辨识契丹篆书并不能完全拿汉字字形去套。要根据上下文意整体考虑其真实文字构成。笔者认为刘先生译钱背第四字为“秉”字很有见地,比我倒译其为“帓”好得多,应予肯定。当然我们的识读不一定就正确,对错都可以心平气和地探讨,谁都可以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依据,通过讨论取长补短把辽契丹钱币研究好。正是出于这个目的,特发表刘先生的另解新文,供大家论论、借鉴、比较、研究。

裴先生所撰《一枚工艺独一无二的锻铸花丝叠焊辽契丹环读汉字篆书祭祀金钱》考证文章,读来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在下从心里感到先生解读之认真,劳神费力之大。衷心感谢先生!

先生关于该钱为锻铸花丝叠焊的阐述,基本验证了我的判断。在研究此钱时,我推测唐宋已有此工艺,而先生说“这种工艺还被西夏用在制印上,宋朝还把此工艺发展成制造铜雕母钱上”,亦深化了我的认识。先生断定其为祭祀金钱,我认为是较准确的,解读也能够自圆其说。这里,我想结合近几天所见新材料与先生思路,另辟一个角度,再解其钱。

一、据我所藏见和研究,此钱不只一枚,至少有2枚。钱的大小、钱文完全相同,但笔画形状略有差别,即笔画弯曲的弧度不同、摆布的位置略有差别。显然,反映了工匠的盘叠钱文时没有用文字模具,而是使用了辅助工具。因此,这一类钱,每一枚都如雕刻金钱一样,没有重样的。先生所言这类钱“百钱如一”可能很难做到。但从其差别不大来看,也说明是熟练的高级工匠所为。这亦从一个侧面证实该钱为皇家所制造。

二、钱文篆字我还是倾向解读为“孤妾犴佥千里”“孤子亲秉老母”。先生解读的“猝离”两字,我感到其用篆书,写出来与钱文的篆书尚难一致。根据台湾出《异体字字典》给出与钱文完全相同的字,面钱文第三字 应为“犴”(见图012、)的异体字,篆体上下分写。根据有关书法篆刻字典,面钱文第四字应为“佥”(见图34、)字的篆体省笔异写;背钱文第四字应为 “秉”(见图56、)字的篆体拆写,即“禾”加左横“巾”。而“犴”、“佥”、“秉”在古语里,可有多种解释。“犴”古代指牢狱,牢狱门上画的狗,或者守牢狱的狗。“佥”指共同、众人、大家,如佥坐----共同坐,佥议—众议,佥言----众言,佥望--众望,还有佥妻之说。“秉”为手持、手拿等。

“孤妾犴佥千里” ,联系上下文,引申为:夫君亡故,去了另一个世界(地狱,由牢狱转化),我要变成一只神狗,随同夫君,守护好你的冥宅(宫),千里万里在所不辞。“孤子亲秉老母”,联系上下文,可以解读为:父亲去世,我“孤子”一定照顾好母亲,先父放心吧。联系先生的解读,我将释解改造如下:

通过以上译释,可知这是一枚祭祀刚刚死去的夫君、父亲的孤儿寡母的祭祀供养钱,真实地反映了钱面钱文“孤妾”追诉悲痛心情、背钱文“孤子”失去父亲承父赡母的决心和意志,以及母子相依为命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正背钱文勾勒出辽代某位皇帝去世后当时的一段真实历史。这孤儿寡母是谁呢?种种迹象表明她们就是承天太后萧绰和她的儿子辽圣宗。

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时萧绰30岁,圣宗12岁,父萧思温于970年(保宁二年)被害,无嗣,使得萧绰无外戚可以依靠。而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自重,控制朝廷,对萧绰及圣宗构成了莫大的威胁。她哭着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怎么办啊?”,耶律斜轸、韩德让回答:“只要信任我们,有什么可以忧虑的。”

于是,萧绰让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并把南面军事委派给耶律休哥。后又让韩德让总管宿卫事,保障圣宗母子的安全。韩德让很得萧绰宠信,撤换了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了他们的兵权。靠这样,圣宗和萧绰的地位才稳定下来。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这枚钱很好地反映了萧绰皇太后坚毅的特点。古人视死如生,景宗的陵墓――所去的另一个世界,又可引申现世的城,引申为国家。萧太后摄政,化为“犴”神狗,进一步表达了要管理好、保护好、进一步强大景宗留下的国家,千难万险,在所不辞。

这枚钱也很好地反映了圣宗的孝顺。一个“秉”字恰当地反映了圣宗的孝。一个“老”字称30岁的母亲,恰当地反映了圣宗的“小”――为孩子。这与其母子十分贴切。这枚钱很好地反映了萧太后、圣宗母子无猜、齐心协力度难关的决心和意志。

此外,从此钱不只一枚看,它可能是萧太后和圣宗在安葬景宗的祭典上,赏赐给朝臣的祭祀金钱。想以孤儿寡母的悲情征得朝臣的同情和支持,也向朝臣表达了母子共同度难关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一个“佥”字还表达了对朝臣的希望,即希望朝臣们众望所归,管理好、保护好、进一步强大景宗留下的国家。

以上另解,可能牵强附会,亦可能非钱文本意,只是自己觉得这样更合理一些。请先生指正。

如先生认为可行,可以供泉友们讨论,批评、指正。

                                                                                2013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