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三:



老友阿骨打保机先生去年曾在博客中展示了两枚当千小型(径均59毫米)未译的契丹文银钱,当时一枚由北国盈泉先生译为“德大上寿”(顺读。见图1、)。译文准确,无可挑剔。“德大”,即大德。有两个意思。一即辽太祖所说:“有大功德者”,如孔子。二即身体力行了圣人的德行(主张和行),使圣人的德行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人。
“上寿”这里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是养生学术语,即最高的年寿。《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孔颖达疏与《太平经·解承负诀》均指一百二十岁。又《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德大上寿”,即功德大的人一定能享有最高的年寿。这是一枚宣传教育臣下和民众,人人以德治身的钱币,
第二枚银钱(见图2、),北国盈泉先生说:“没有找到合适的解释。契丹文是表音的,穿上字发“郎”音,右发“尚”音,下发“军 ”音,左发“务”音。但联系起来读应该是哪几个汉字呢?没找到顺理成章的字眼。”笔者感到盈泉先生已触到译文的大门,大门开启就差把译出的字合理组合,译文即可胜利完成。可惜呀,功败垂成一字间,常令骚人兴慨叹。这里,笔者不自量力,狗尾续貂,拟把盈泉先生未完成的译文完篇。因为是试译,不怕大家笑话,也请方家多多指点,特别请盈泉老友审核把关。
穿上字译为“郎”没有错,穿右字译为“尚”准确合理,穿下字译为“君”似乎更符合语境,穿左字本应译作“武”。四字组合成顺读钱文“郎君尚武”,加上背“使”字,整个钱文文意就为“使郎君尚武”。翻译成白活文就是“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尚武精神”。
“郎君”,这里代指孩子,未成年的男子。“尚武”,这里不单是让孩子们从小爱好武功武装,而是从小培养孩子们崇敬并具有“尚武精神”。什么是尚武精神?尚武精神意味著对武力的喜好,总能在武装对抗中获得快感,把军事征服和武力强大看成是一种光荣。契丹是全民皆兵的国家,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都是战士,如果没有从小的“尚武”培养,没有“尚武精神”的浸渍,契丹军队战斗力就不会那么强。反之,辽末期,人们沉浸在阿弥陀佛口号声,尚武精神消失得无影无踪,近千万人口的若大的辽国,竟轻而易举地被区区2500女真士兵亡国了。“尚武精神”真真是契丹的命根,可惜的是过早地被契丹人自宫了。
泉痴山人2013/8/13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