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  “君长上谕”背双鹰冲天金钱考释图说

(2013-08-13 05:18:31)
标签:

八卦

鉴定家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

“君长上谕”背双鹰冲天金钱考释图说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 <wbr> <wbr>“君长上谕”背双鹰冲天金钱考释图说


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 <wbr> <wbr>“君长上谕”背双鹰冲天金钱考释图说

这亦是一位北方泉友珍藏的一枚锻制手雕契丹文金钱(见图1-2、),钱径44.3毫米,是为折十大型钱,厚3毫米,重86克。其材质平整细腻,无任何铸造痕迹。形制规整严谨,缘郭都经过仔细修整,无可挑剔。钱文契丹小字楷体书刻,布局空灵,结体疏朗,笔力刚健,纯朴自然。天趣盎然,超妙入神。虽无晋唐插花美女之妩媚,却不失北族马上巾帼之英姿。

钱上四个契丹小字,笔者只识得三个,即穿右之“长”(亦可释为久、永等);穿下之“上”(亦可释为尚、商等);穿左之“谕”(亦可释为玉、鱼、御等);穿上字不识,查遍刘凤翥,即实先生契丹小字拟音表,也不见此字踪迹,更无专家译出过此字。穿下穿左二字译为“上谕”,应无大错。上谕,即诏书,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既然知道这钱文与皇帝的命令和指示有关,剩余的两个字(穿上穿右字)必然与下达命令和指示的人(皇帝)有关。

己知穿右可译为“天长地久”之长,“寿福永昌”之永。其中“长”,亦可读为“zhang”,莫非穿上字与“长zhang”有关?“官长”?“君长”?“首长”?三个词都可以用在“上谕”之前,成为“xx传达皇帝的命令”句式。考虑到“官长”,“首长”两词,己有固定小字担任,所以选取了“君长”作为译文,好在“君长”正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当官的一种称呼,译文应无大错。全文译为“君长上谕”,意为“当官的传达上头(皇帝)的命令。”这里传达的是上头什么指示呢?看到钱背两只冲天而起的猎鹰(海冬青)才恍然大悟,是“要适时放鹰!”原来这枚钱也是辽代的“春捺钵”钱。关于“春捺钵”,笔者已在多篇博文中论述过,这里不想再重复。但看到钱背双鹰冲天图,仍不免要说上凡句。

钱背白云中冲天而起的双鹰不是一般鹰,而是颠覆当时的超级大国辽契丹国的导火索—海冬青。海冬青,隼科矛隼的别称,是禽类中飞行最快的猛禽。它的嘴、脚强健并具利钩,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喙基具蜡膜;翅强而有力,善疾飞及翱翔。索腭型头骨。脚和趾强健有力,通常3趾向前,1趾向后,呈不等趾型。头骨宽阔,上眼眶骨扩大,眼球较大,视野宽阔,视觉敏锐;听觉发达。多以小型至中型脊椎动物为主食,特别是鼠类及病弱动物,食量大,食物中不消化的残余,如骨、羽、毛等物,常形成小团块吐出,称为“食丸”。

海冬青能拿天鹅,克灵鹿,完全靠的是勇气和技巧:先说拿30公斤的天鹅,它先扶摇直上钻入万米云霄(天鹅一般不会底于万米飞行)。然后强占制高点调准角度似一支飞矛一半扎向天鹅的头部,用利爪抓住天鹅头骑在天鹅脖子上,控制住方向和角度使天鹅迫降。最后比它大十几倍并遥不可攀的天鹅肉就归它享受啦。

    再说克灵鹿:首先站在下风高处用敏锐的眼睛搜索目标,一旦锁定目标就如同一道白光,快如闪电,又像矛枪直扑鹿首。它钢钩般的双爪,紧攫住春天刚生出的鹿角。“嗦”、“嗦”只两下,鹿的双眼就被啄瞎了。可怜刚刚还拼命奔驰的鹿,便一头撞死在树上,这样过百斤比它大几十倍的大鹿就被它制服了。此时主人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猎物。

自辽始,“海东青”被用于“捺钵”狩猎,视为珍禽,只有皇帝才能有资格拥有它!一般百姓和大臣也无权占有,发现私藏者违规当谋逆论处。《辽史·营卫志》与《续资治通鉴长编》都载有契丹皇帝用“海东青”狩猎的记载。“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

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长春州东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埚,多榆柳杏林。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皇帝冠巾,衣时服,系玉束带,于上风望之。有鹅之处举旗,探骑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救鹘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赐从人酒,遍散其毛。弋猎网钩,春尽乃还。”“始至长泊,泊多野鹅鸭,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东青击之,或亲射焉。辽人皆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

海冬青除狩猎外,还大量用于杀天鹅取珍珠。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天祚嗣位,立未久,当中国崇宁之间,浸用奢侈,宫禁竞尚北珠。北珠者,皆北中来榷场相贸易。……美者大如弹子,小者如梧子,皆出辽东海汊中。……又有天鹅,能食蚌,则珠藏其嗉;又有俊鹘号海东青者,能击天鹅;人既以俊鹘而得天鹅,则于其嗉得珠焉。海东青者出五国,五国之东接大海,自海东而来者,谓之海东青。小而俊健,爪白者尤以为异。必求之女真,每岁遣外鹰坊子弟趣女真发甲马千馀人入五国界,即海东巢穴取之,与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扰,……由是诸部皆怨叛。”

海冬青、北珠,都出产在女真境内。辽契丹对海冬青、北珠,无限索取,给女真人带來了无尽的痛苦,辽帝经常派遣使者到女真部落强行索取猎鹰“海东青”。这些使者每到一处,除了向女真人榨取财物外,还要他们献美女伴宿,这种行径激起了女真人的无比仇恨。终于在公元1114年把女真逼反。9月,女真部落联盟长阿骨打率诸路精兵向辽朝发起进攻,并于1125年将辽朝推翻。因一种鸟而使两个民族结仇,直至最后改朝换代,历史上只有契丹与女真一例,不能不说是一种传奇。

当此金钱制作的时期,辽帝国正处鼎盛之颠。契丹人看到和听到的都是歌舞升平,鸟语花香。沉浸在捺钵狩猎兴奋刺激中的契丹君臣,耳边响起的都是宣喻“君长上谕”的话语声,都是空中天鹅大雁的哀呜声,海冬青啄杀天鹅头颅的破碎声。这时契丹君臣可能还不晓得,乐,来自海冬青,仇,也来自海冬青。他们自己正在为辽契丹国挖掘坟墓。

这枚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 “君长上谕”背双鹰冲天金钱,是辽“春捺钵”的真实见证,更是直接揭露辽契丹与金女真百年“鹰路”之战根源的铁证。其在契丹何以败亡的研究上,具有特殊的史证作用,这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莫要轻视。

泉痴山人2013/8/12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