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五: 此钱文译作“天地本广”应更贴切

标签:
鉴定研讨辽契丹钱币研究人文/历史文化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五:


网友陪寂寞等黄昏,7月13日,在其博客公布了一枚当百大型契丹文银钱求释。此契丹银钱钱径58.5毫米,厚度5.15毫米,重量77.7克。相当厚重。(见图1-3)某先生将其试译为:“天高地广(右旋读)”,并指出穿右之字,猜测是高字,但不能确定。某先生这种严谨的治学态,着实令人感佩。
对契丹文识读,笔者只是个小学生,本无资格对方家论述予以置喙。然而,手中翻阅之书,恰有此字,不由我不再多嘴一次。此字出于《迪烈墓志》31行,即实先生《谜田耕耘》中解钱文右一字,为“本”字,是“原本”,“本来”之意。如此一来,该钱钱文译文就应改为顺读(读序:上下右左),“天地本广”,(意为:天地间本来非常广阔,何必一条道走到黑?)。意虽和某先生所解“天高地广(右旋读)”相差无几,但似乎更符合契丹人之口语,也更贴切一些。
契丹民族慓焊,粗犷,本性爽直豁达,日常交谈中,很少文诌诌,掉书袋现象,说得大多是直白的大实话。契丹文钱币语言,就忠实地再现了契丹人这种口语实在、地道,通俗、趣味盎然的现象。钱币是面向活人,契丹臣民,所以它只能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约定俗成,开口便懂的口语作为钱文。这些口语大多在书面语中找不到,墓志、袞册、经幢更是难寻它们的踪迹。其实,不用怕,这些契丹口语仍活在人间,只不过它们变成了汉语(东北官话),蒙语、满语,达斡尔语,并融合于这些语言之中。翻译契丹文钱文时,只要注意契丹钱文的口语化特征,注意收集汉语(东北官话),蒙语、满语,达斡尔语的口语,不一个劲儿往书面语里钻,契丹文的翻译识读肯定会事半功倍的。
泉痴山人2013/7/21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