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字纠错引出的历史典故

(2012-05-21 20:01:27)
标签:

八卦

收藏感悟

文化

文学/原创

研究文章

艺术赏析

杂谈

辽史研究

杂文

分类: 收藏感悟

一字纠错引出的历史典故

今晨王玉亭先生(网名:离地半尺)对笔者的博文《古北口讲演稿 》发表评论“诛彤聊足慰忠魂……裴老师处错字了,彤,不对,没法讲。肜,是肜,肜有法讲,对周子隐嘛”。笔者对玉亭先生仰慕已久,先生对辽虚职官的考证翔实准确,是辽史契丹史研究颇有独立见解的学者之一。今天敝博能得到玉亭先生垂教,实笔者之幸也!

玉亭先生所指笔者之错,来自笔者在X档案—BMW契丹文化探秘之旅,首站古北口的《古北口讲演稿 》。讲演中,笔者引用了一首北宋元佑四年(1089年)苏轼,苏东坡先生奉命贺契丹主生辰,使辽途中,过古北口时作的诗《谒杨无敌祠》:“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如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驱驰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借以说明辽萧太后在古北口建杨业祠的博大胸怀和乞盼辽宋两国永远和平相处的愿望。

这首诗引自笔者藏书《雁门诗钞》(远方出版社,20034月),当日引用未作细查。如今经玉亭先生指正,发现该诗被写错不止一处。如第二句:野草犹知避血痕,被写作“野草犹如避血痕”;第六句:尝享能令异域尊,被写作“常享能令异域尊”;加上玉亭先生指出的第八句:诛肜聊足慰忠魂,被写作“诛彤聊足慰忠魂”。第四句:太刚嗟独畏人言。被写作“大刚嗟独畏人言”,古代虽“太”、“大”通假,但这里“太刚(太过刚强)”与“大刚(大而坚硬)”是绝对不能互相代替的。一首八句的小诗,竟错了四句。足见当下出版业的浮躁与不齿,中国文化的可怜与衰败。

玉亭先生指出的“肜”字(读rong“容”音),错作的“彤”字(读tong“同”音)。肜是人名,彤则表示红色,一字之误,差之千里。这句诗恰恰是本诗最关键的一句,它不但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愤慨态度,而且对无敌将军杨继业遭人陷害的元凶有明确的影射。本句和上句所用典故,涉及两个历史人物,即西晋时期的大将周处(字子隐)和宗室梁王司马肜。

周处,应是历史上老少皆知的人物,“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一千多年来,久传不衰,家喻户晓。《晋书·列传》载:“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周处后为吴国大将,吴亡事晋,担任御史中丞时,曾不避权贵,严辞弹劾梁王司马肜,为肜所嫉恨。后来,司马肜任征西大将军,讨雍州氐羌反叛,周处恰为其部将。司马肜逼迫周处以五千兵马攻击叛军七万之众,“自旦至暮,弦绝矢尽,救兵不至,处遂力战而死。”周处是东吴降将,因与权贵有隙,被挟私报复,战死疆场;杨业也是降将,对赵宋朝廷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却无端遭同僚忌妒和陷害,以至兵败陈家谷,被俘不屈,壮烈牺牲。两人的身世、命运、下场、极为相似。

    杨业死后,作为主帅的韩国公潘美仅被象征性地“削三秩”,次年又恢复原有待遇,还加封了宰相衔,这真是对牺牲者的嘲弄。因此,诗人义愤填膺,发出了“诛肜聊足慰忠魂”的正义呼声。诗人眼中司马肜即潘美,潘美就是逼死杨业的主凶。苏辙作为当朝著名学者,作此诗在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去杨业捐躯仅百年,他的结论应是有可信依据的。

玉亭先生出于对忠烈千秋民族英雄杨老令公的崇敬,对传统文化研究者的关心,给予笔者引文纠错,教导后学们在今后引证时,一定要严谨慎重。这种精神值得赞扬,这种行为值得大力提倡。基于此,笔者诚心诚地回复玉亭先生:“谢玉亭先生指正!确如先生所指,“肜”,是指西晋迫害周子隐之长官征西大将军司马肜。这里借二人隐说杨业之败与潘美不无关系。敬请先生常来垂教!再次谢谢先生!”(本文借用一些网上文章编纂而成,特此注明。)

泉痴山人2012/5/21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