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和四年”外环契丹文 “皇帝宫天子国家使书于越解里宁将军”背单飞龙祭祀金钱考

标签:
八卦辽史研究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钱币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统和四年”外环契丹文



这是笔者推荐给著名辽代文物收藏家王加勋先生购藏的一对辽代国宝级龙凤对钱中的龙钱,它的全称应是“‘统和四年’外环契丹文‘皇帝宫天子国家使书于越解里宁将军’背单飞龙祭祀金钱”。(见图1)龙凤对钱中的凤钱,笔者已撰文《“‘统和四年’外环契丹文 ‘大辽契丹国皇帝永宁奉(祀)祖父娘子哥’背单飞凤祭祀金钱”考》(见图2)对其进行了考释,确认它是一枚辽圣宗祭祀其祖父辽世宗的祭祀特铸钱。
这枚龙凤对钱中的龙钱径约105毫米,重约357克,初铸后手工雕刻而成。金铜合金材质(当时称作“金钱”,含金量不高)。钱正面穿孔四周,按右旋读镌“统和四年(986年)”四个正楷汉字,外围珠圈。珠圈外环刻十二个略带行书味道楷体契丹小字,字外再环珠圈及外缘。钱背满浮雕一条雄伟却稚嫩孔武但尚幼的升龙,龙首趴在穿上似依偎在母亲腿上的幼童,龙口大张似乎吞咬着某种食物,口中的龙珠已滚落一旁。龙身成圆弧形龙颈细长从穿左下折蜿蜒而上,托龙头平卧穿顶之。龙身折弯处下伸出一只巨大的龙爪,突兀间使平和的画面充盈了一种神奇的威力。龙尾在穿右下方甩成一个圆圈,使细尾旖旎舞摆至穿下空间、几朵祥云点缀在巨爪与细尾中间,使整个画面游动起来,形成一幅动感十足的舞龙图。整钱雕琢精妙,刀法纯熟,文字神采奕奕,龙纹灵动如生,说它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绝对沒有溢美之虑。
钱上十二个契丹文字,经陶金先生指点,经与已面世的辽代契丹文墓志铭比对,译得汉文为“皇帝宫天子国家使书于越解里宁将军”。译文显示此钱性质是“皇帝祭祖供养钱”。背升腾而起的单龙,暗示金龙(辽圣宗)尚在年幼,正依偎在母亲身旁历练。这一年,耶律隆绪15岁。这个译文是经整理后的译文。钱上的十二个契丹文字,不是象凤钱一样右旋读,而是分作三组两两相对对读。如从统四二字开始,国家对使书;解里宁于越对将军;和年二字的,皇帝宫对天子。钱文以“统和四年”四字为界,把十二个契丹文,划分为相对的三组词进行序读。这个新奇的读法设计匠心独具,开创了钱币史上唯一的多词组对读的先例。
这段译文“皇帝宫天子国家使书于越解里宁将军”里,皇帝一词,于越一词,解里宁一词,都是由一个契丹字表示。所以,十二个契丹字,译成汉字就成了十六个字。译文的大致意思是,“已经登基的少年皇帝,以国家的名义利用书信致献给于越解里宁将军(以求得他的庇护和保佑)”。祭祀供养钱的作用,就是作为通灵的“王信”,把祭祀人(皇帝)的心愿传达至被祭祀人那里,并把回复带给祭祀人(皇帝)。
这里“少年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指辽圣宗耶律隆绪,而“于越解里宁将军”是谁,恐怕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堂堂的大辽皇帝怎么会祭祀一个将军?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先把“于越解里宁将军”弄清,要弄清解里宁是什么时代的人,有什么功绩?凭什么担任了“于越”这样的高官?国家祭祀为什么祭祀他?
经查《辽史》和有关墓志铭,知解里宁的全称应为“解里宁·蒲古只”,契丹文“解里宁”,又可译作“谐领”,此处作为六院司的重要祖先,笔者认为译诈“解里宁”更准确些。“解里宁·蒲古只”是契丹耶律家族第二代祖先懿祖萨剌德之孙,其父“帖剌·痕德”(六院司始祖)曾九任迭剌部夷离堇(军事首长)。“解里宁·蒲古只”,曾两任迭刺部夷离堇,“两奉王猷,控制藩屏”。他曾诱杀了杀害耶律玄祖匀德实的耶律狠德。《辽史》载:“耶律狠德等既害玄祖,暴横益肆”而“蒲古只以计诱其党,悉诛夷之”。
“解里宁·蒲古只”生三子,长子沤思,亦曾任迭剌部夷离堇,被封为金云大王。沤思生三子:长子曷鲁,为太祖开国二十一功臣之一,比拟为“心”,拜阿鲁敦于越;次子兀里轸,任过北大王,东丹国大内相;三子羽之,东丹国建,任中台省右次相,后以功加太傅,迁中台省左相。
“解里宁·蒲古只”次子,谐领·库古勒郎君。生子,撒懒·鲁不古,太祖制契丹国字,鲁不古以赞成功,授林牙监修国史。后任西南边大详稳,北院大王,拜于越。
“解里宁·蒲古只”三子,曷鲁宁·敌鲁,曾任迭剌部夷离堇。生子三人:长孒耶律铎臻,曾为太祖谋士,被应天后囚过;次子耶律古,曾任右皮室详稳;三子突呂不,以赞成太制契丹大字功,为文班林牙,领国子博士,后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检校太尉。
“解里宁·蒲古只”作为六院司二世祖,开创了父亲勤德一系的辉煌历史,从笔者简单搜列的“解里宁·蒲古只”子孙两代的履历,可知蒲古只一系在辽初政坛的影响如何巨大,其地位如何显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六院司蒲古只一系是耶律家族政权的牢固基石之一。
作为母族孤零,帝幼无助的辽圣宗才登基四年的统和四年(986年),面对宋朝咄咄逼人的三路大军进攻,如何唤起帝后两族和全国军民同仇敌忾的斗志,祭祀赏封各部族的先人,就是承天太后和辽圣宗采取的措施之一。在这种形势背景下,就催生出统和初年大铸皇帝祭祀用钱的景象。不仅圣宗前五祖经常得到祭祀,连肃祖、懿祖、玄祖、德祖都要祭祀不断。除耶律共祖外,横帐三父房,五院司、六院司的始祖和重要人物都要祭祀。祭祀时都要奉上“通灵”的供养钱或祈祝钱。笔者感到这对龙凤金钱就是当时供养钱或祈祝钱的一种,是祭祀六院司祖先之钱。
龙钱上被祭祀的人物“解里宁·蒲古只”的职务“于越”,是其生前获得,还死后追封?追封,又是何时追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学者认为“解里宁·蒲古只”生前只任过夷离堇,并没有被授过“于越”之号。蒲古只的“于越”之号是大安年间追封的。(见乌拉熙春《匣马葛考》)也有认为是辽兴宗重熙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子,追谥太祖之四代祖时追封。(《辽史·兴宗纪》)。如今这个争论可以平息了,因为龙钱上写得清清楚楚,至少在辽圣宗统和四年以前,“解里宁·蒲古只”就已经是“于越”了。笔者认为在遥辇汗国时代,很早就有“于越”这一官职了,“解里宁·蒲古只”生前应该就获得了“于越”之称,这枚辽统和四年六院司祭祀钱就是证明。
这枚“‘统和四年’外环契丹文‘帝宫天子国家使书于越谐领将军’背单飞龙祭祀金钱”的发现,揭示了辽代皇家祭祀的秘密,祭祀供养钱的用途,契丹文祭文的书写格式。对辽代祭祀礼仪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为进一步研究契丹特种钱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它对“解里宁·蒲古只” “于越”职务的纠正,为《辽史》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所以,这枚钱是珍贵的,是值得收藏和研究的辽钱之瑰宝。
泉痴山人2012/5/23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