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字“上京阿思不里太师”金牌的考释难题

标签:
八卦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真伪鉴定符牌 |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

这是笔者尝试自己单独破译契丹大小字以来,遭受挫折最大的一次对契丹文符牌的考释。在通过工具书译出牌文后,竟查不到该人的丝毫资料,无法介绍该人的生平。两周以来,笔者每天用十几个小时查找能见到所有契丹文资料,竟连牌主的汉语名字也未查到。真是才疏学浅,愧对同好啊!这里,笔者将自己已掌握的对该符牌考释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公布于众,盼学界时贤能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证,以揭示这枚契丹文金符牌之谜。
该牌造型奇特成钟状,上小下大,牌正面外缘略成梯阶弧形,底为波浪形。上有一扁方形穿孔,牌边环3毫米宽的边栏。牌通高97毫米,最宽处66.5毫米,;穿孔长11.5毫米,宽7毫米;重158.3克。牌面竖分为两部分,左侧浮雕一头上尾下升腾而起的金龙,龙身成S形曲折灵动。右侧为一宽62毫米,宽15.5毫米,厚1毫米的条状平台,细边栏内阳镌六个契丹大字。经查对,在《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第22行,查得该下四个字汉译应为“阿思不里太师”,上两字为地名“上京”。牌文全汉译文为“上京阿思不里太师”。牌背平素无文。
从刘凤翥先生对《契丹大字耶律习涅墓志铭》的考释,我们知道这位“阿思不里太师”,是耶律习涅次妻x怡娘子之父,是大国舅(乙室己)少父房的人,应姓萧,阿思不里是他的契丹语名。他的汉文名是什么,笔者始终没有查到。阿思不里生活在辽道宗至天祚帝时期,居住在辽上京。关于阿思不里契丹名,刘凤翥先生是从《汉涅志》记载推出,但因牌上第4字曾音译为“本”,与“阿思不里”的读音不吻合,故牌上第3、4两字是否为“阿思不里”应存疑。这可能是查不到“阿思不里太师”任何资料的主要原因。
这枚奇特的契丹大字“上京阿思不里太师”金符牌,是讫今为止,首次发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契丹大字符牌。以前尽管有被怀疑是契丹大字的“敕宜速”金银铜牌出现,但仅是指类似“主”字的花押。从未见全牌文字都是契丹大字的符牌。所以,它的意义非凡,值得我们的历史学家,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背后的史籍失载的辽代符牌制度的奥秘。
这枚奇特的契丹大字“上京阿思不里太师”金符牌,还奇特在它是讫今为止,首次发现的铸有人名的金符牌。前此,契丹文符牌中仅见职事牌、职官牌、信牌、令牌、圣旨牌等名目符牌。从未见把持牌人名讳镌刻在符牌上的事例。今天这枚契丹大字“上京阿思不里太师”金符牌,可说又创立了一个辽代符牌新类别。因它和辽代一种契丹文印章行文格式,如“太师富留”相近,不妨暂称为“印信”牌罢了。
这枚奇特的契丹大字“上京阿思不里太师”符牌,不仅材质是黄金的,而且上浮雕代表皇家威仪的“升龙”和持牌人官职,三公之首“太师”。这一切,都说明这枚符牌等级非比寻常。它应是辽代皇亲国戚特用的身份凭证。持牌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凭此牌可能享受某些特殊待遇。
总之,这枚奇特的契丹大字“上京阿思不里太师”金符牌,材质贵重,造型奇特,等级高级,文字特殊,应是辽代一枚较特殊的符牌,其对考证辽政治制度,符牌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其考古、艺术价值都是较高的,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盼广大网友和学界时贤及对“阿思不里”资料有所了解的朋友,可将材料提供给笔者,由笔者和供材料者联名撰写考释文章。也欢迎时贤自撰宏文赐教!
泉痴山人2012-5-4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