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字研究门外谈之四
(2009-09-26 00:01:54)
标签:
契丹语小字《金史》宗雄感悟生活历史年号钱契丹国契丹文人文/历文化 |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
契丹文字研究门外谈之四
门外谈的第四个问题是契丹文字学习难易问题,即大字是否比小字难认难读,契丹文字是否缺乏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门外汉认为对一个表意为主一个表音为主的两种不同文字,在不给前提的情况下不具有可比性。史实已证明了契丹大字是由“胡书”整理规范而来,而“胡书”是由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而来,其难易程度应与初学汉字相仿。对学习过汉字认读得汉字的当时的契丹人来说应是不太困难的,难得是认识记得住这数千个大字需要时间,因为它们与本源汉字在形体上变化变异终究较大。既使最易认记的常用字,估计也需要一两个月。《金史》卷66《勖传》记载:“宗雄能以两月尽通契丹大小字”。宗雄不是神人,智商也不会比当代文字学大家高到哪去,他能以两个月尽通契丹大小字,看来在当时契丹大小字并非忒过难认难学。《金史》卷99《徒单镒传》记载:镒“通契丹大小文字及汉字”也仅用了很短时间。《辽史》、《金史》所载数十名精通契丹大小字的官员,无一不是用与普通人学汉字一样的时间学会。事实证明契丹文字对于当时的契丹人女真人并不比学习汉字困难,现代人视其为“天书”,文字学家认为它们难学难读,只是因为不了解它的源流和生成使用环境,当你了解了它的生成使用环境的细节,你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洞悉其中的奥秘,顺利地揭开它的全部谜底。
契丹大小字哪个更易学?当然是表音为主的契丹小字易学。大小字就象汉字与汉语拼音方案,您说哪个难学?谁都会说汉字难学。汉字与构成相近的契丹大字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学,而拼音和小字呢?只要了解拼读方法和拼读字母(原字),就会拼读出所有文字。大字因为有“胡书”的基础,所以能在颁行后立即行用。但它因先天的缺陷难于全面担负记录契丹语的任务,对比小字可以准确记录契丹语的能力,大字相形见绌,小字通行后大字的使用空间自然被压缩。大字文献资料比小字资料存世较少,即是此情况的实证。小字被契丹人所接受是经过近半个世纪才实现的,这期间契丹朝廷通过办学等方式进行了推广,可还是用了数十年的功夫,可见契丹小字为民众所认可也并不容易,只是使用起来才真正感到容易方便。这样看来契丹大小的难易是在伯仲之间,大字难在适应全面记录契丹语的使用中,小字难在被接受被认可的过程里。
纵观契丹文字研究中的四个问题,大部分是这些文字学家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契丹历史,没有把文字研究与文物考古研究有机结合所造成。近年辽墓的科学发掘及大量文物的面世,特别是契丹文行用年号钱、纪年钱、祭祀钱、庆典钱的发现和研究,都为纠正契丹文字研究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可靠的借鉴。相信我国的民族文字学家们能从中受到启迪,拨正风帆,继续向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尽快地把中国绝学之一的契丹文字之谜彻底揭开。本文如能起到对契丹文字研究些许的推动作用,门外汉都将视为对自己的最大奖赏,莫大荣光。
泉痴山人2009-9-25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