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一场开诚布公有水平的讨论

――――――――――――――――――――――――
两点看法:
1.作者写完文章不太注意审核,“1957年世锦赛冠军南斯拉夫男篮访华和中国男篮打了几场每场都赢3、40分,但在比赛中和黄频捷对位的......”,1957年显然时间有误,黄频捷1947年出生,1957年只有10岁!。
2.作者在其所写的文章中曾多次强调抢防守篮板空中转体传球发动快攻的技术,此项技术最早是美国人提出的,但无论是美国或是中国都鲜有实施,原因很简单,除非实力悬殊空中优势太
两点看法:
1.作者写完文章不太注意审核,“1957年世锦赛冠军南斯拉夫男篮访华和中国男篮打了几场每场都赢3、40分,但在比赛中和黄频捷对位的......”,1957年显然时间有误,黄频捷1947年出生,1957年只有10岁!。〔长人注:1957年应为1972年,笔误,文中已修改。〕
2.作者在其所写的文章中曾多次强调抢防守篮板空中转体传球发动快攻的技术,此项技术最早是美国人提出的,但无论是美国或是中国都鲜有实施,原因很简单,除非实力悬殊空中优势太明显,一般情况下抢篮板球除卡位等合理技术应用外,争抢篮板球的运动员都要拼尽“洪荒之力”去空中争取得到篮板球,而人的滞空能力受地心引力影响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在篮板球尚未得到的情况下就留出体能在空中做其他技术动作。因此这项技术理论上很符合快速进攻的理念,实施起来难而又难,更不可能广而推之了。〔长人注:空中出手第一传是老北京男篮强调的一种技术与快速意识,并在比赛中运用过。当然,并不一定抢到每个篮板球都能在空中出手第一传,一场比赛中能有一两个、两三个就算不错了!之所以在训练和比赛中强调这一技术,目的就是树立球员的快速意识和掌握快速技术,尽可能争分夺秒地发动快攻!春节前在CBA一场比赛中笔者曾见到一个队在抢到后场篮板球时空中出手第一传发动反击的场面,哪个队忘了,这说明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在实际比赛中运用,而且可以提高球员的快速意识,提倡空中出手第一传并不等于每次篮板球都得、都能在空中出手第一传。〕
―――――――――――――――――――――――
用户1420649081
回复用户5761439396:
坦率地说,您未能说服我。一项有用的技术,如果效果显著,不需要推荐就会在所属项目内迅速得到发展,例如田径项目的跳高,郑凤荣1957年打破世界纪录时用的是剪式,自从出现背越式后剪式已经寿终正寝,而背越式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经典姿势。而防守篮板空中转体传球发动快攻的技术是一项貌似快攻意识很强,实则难以实施的技术,这里仅指防守篮板球,如果实力相当,甚至处于劣势,哪个教练员或者场上的运动员会为了所谓体现快的意识,在并不能保证获得篮板球的情况下会考虑去做空中转体动作,一定是竭尽全力拿下篮板球获得球权后才能考虑下一步技术运用。美国人回复用户5761439396:
坦率地说,您未能说服我。一项有用的技术,如果效果显著,不需要推荐就会在所属项目内迅速得到发展,例如田径项目的跳高,郑凤荣1957年打破世界纪录时用的是剪式,自从出现背越式后剪式已经寿终正寝,而背越式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经典姿势。而防守篮板空中转体传球发动快攻的技术是一项貌似快攻意识很强,实则难以实施的技术,这里仅指防守篮板球,如果实力相当,甚至处于劣势,哪个教练员或者场上的运动员会为了所谓体现快的意识,在并不能保证获得篮板球的情况下会考虑去做空中转体动作,一定是竭尽全力拿下篮板球获得球权后才能考虑下一步技术运用。美国人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提出过此项技术,实际上至今不论在美国或者中国及相关国家,这项技术鲜有人使用,就是因为在激烈的对抗中很难运用这项技术,如果您在国内或国外有哪只球队广泛使用这项技术,欢迎介绍。实际上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运用这项技术,一是比赛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二是抢防守篮板球时正好周围没有对方争抢篮板球的队员,这样的情况毕竟是极个别的情况,这就是很多球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来练习这项实用价值不高的技术的原因。至于快的意识是个伪命题〔长人注:坦率地说笔者不能同意“快的意识是个伪命题”的看法,快速灵活一直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所强调的,中国篮球传统打法的“三把利剑”之一就是“快攻”!前中国男篮教练陈文彬曾指出,“快攻打的好不好反映了一支球队的水平”!快速意识怎么会是“伪命题”呢!?它是比赛中实实在在表现出来的,现在中国篮球缺少的就是快速打法!过去中国篮球快攻得分占总得分的1/3,现在有哪个队能做到?〕,不能说探讨一项技术的合理性时会认定对方就没有快的风格、没有快的意识。认识肤浅,欢迎指正。
老北京快攻的打法,说实在的,大多数人没真正见过,但不能因为你和我没见过空中转体就下结论。我不知道你打过正式比赛没有,但凡打过正式比赛,且教练员强调快攻,那么抓到篮板后没准就能转体在空中完成快攻第一传(因为他知道第一传的重要,反正落地还得快传,倒不如,在空中有机会就给他传了),至于空中转体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否具备,这个另当别论。第一个吃螃蟹的肯定不知道螃蟹好不好吃,第一个做拉杆动作的,空中拉杆一定是给逼出来的,后来才被人们纷纷效仿。
老北京快攻的打法,说实在的,大多数人没真正见过,但不能因为你和我没见过空中转体就下结论。我不知道你打过正式比赛没有,但凡打过正式比赛,且教练员强调快攻,那么抓到篮板后没准就能转体在空中完成快攻第一传(因为他知道第一传的重要,反正落地还得快传,倒不如,在空中有机会就给他传了)〔长人注:老北京男篮还强调,即便不能在空中出手第一传也要求球员在抢到篮板球后尽可能面对前场以扩大视野,便于快速出手第一传!〕,至于空中转体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否具备,这个另当别论。第一个吃螃蟹的肯定不知道螃蟹好不好吃,第一个做拉杆动作的,空中拉杆一定是给逼出来的,后来才被人们纷纷效仿。
首先要感谢用户5761439396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技术问题,关于抢防守篮板球问题空中转体发动快攻的问题,我本人一直认为是一项很难练成的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场上队员默契配合的技术,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前提,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任何一项技术都是要经过艰苦反复训练并在比赛中多次运用才能够形成的,一定不会‘抓到篮板后没准就能转体在空中完成快攻第一传’的,不知道您的身体状况属于老中青中的哪一档,如果属于中青阶段,可以在球场上试一下这项技术,如果未经训练,当您卡位将进攻队员挡在身后跳到最高点并抢到了篮板球之后,剩下的只能是迅速落地并保护好到手的篮板球不被对方抢走,毕
首先要感谢用户5761439396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技术问题,关于抢防守篮板球问题空中转体发动快攻的问题,我本人一直认为是一项很难练成的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场上队员默契配合的技术,正因为有如此多的前提,实现起来是很困难的,任何一项技术都是要经过艰苦反复训练并在比赛中多次运用才能够形成的,一定不会‘抓到篮板后没准就能转体在空中完成快攻第一传’的,不知道您的身体状况属于老中青中的哪一档,如果属于中青阶段,可以在球场上试一下这项技术,如果未经训练,当您卡位将进攻队员挡在身后跳到最高点并抢到了篮板球之后,剩下的只能是迅速落地并保护好到手的篮板球不被对方抢走,毕竟在地球上人的滞空能力是有限的。您的“至于空中转体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否具备,这个另当别论”恰恰是不能“另当别论”的,没有这个前提怎么可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动作?也正是完成这种高难度的动作需要极高的身体素质才使这项理论上合理的技术很难实践推广的主要原因。
所谓抢篮板空中转体传球和上篮落地后脚尖迅速转向场内的技术动作,首先取决于队员的腰腹以及上肢力量的掌握和运用,而这些技术的运用也取决于有无防守队员的情况下得以实施。老北京男篮的辉煌不在于技术的成熟,而是身体条件的出众和得天独厚的篮球环境。那个年代,黄频捷1.86M的身高和技术在中国篮坛后卫中已是鹤立鸡群了,还有后来的张伟平,1.9几的身高能在国家队占据二中锋位置也是力量出众让人尊敬。近30年的北京男篮不敢让人恭维了。
所谓抢篮板空中转体传球和上篮落地后脚尖迅速转向场内的技术动作,首先取决于队员的腰腹以及上肢力量的掌握和运用,而这些技术的运用也取决于有无防守队员的情况下得以实施。老北京男篮的辉煌不在于技术的成熟〔长人注:哈哈,当然正确规范而熟练的技术也十分重要!〕,而是身体条件的出众和得天独厚的篮球环境。那个年代,黄频捷 1.86M的身高和技术在中国篮坛后卫中已是鹤立鸡群了〔长人注:当时黄频捷不算高个子,还有比他高的〕,还有后来的张伟平,1.9几的身高能在国家队占据二中锋位置也是力量出众让人尊敬。近30年的北京男篮不敢让人恭维了。
用户1420649081
回复用户5761439396
我仍然不能同意您的看法,“现在之所以看不到空中转体动作,关键原因是快攻的细节没有真正落实,其次是高大队员的身体训练不到位”。您把它归结为意识问题和训练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所谓先进的理念是否适用实战的问题,在激烈的对抗中,当对手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您却要把精力分散到1.抢到篮板球;2.空中转体;3找到本队快下队员或接应队员,不失误的将球准确地传递出去,特别指出,如长传快下队员还要有一定臂力,否则极易失误。在这种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术分散成多部分的情况下,我想,大多数情况篮板球是让对方抢走了,篮板球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空中转体呢?
回复用户5761439396
我仍然不能同意您的看法,“现在之所以看不到空中转体动作,关键原因是快攻的细节没有真正落实,其次是高大队员的身体训练不到位”。您把它归结为意识问题和训练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所谓先进的理念是否适用实战的问题,在激烈的对抗中,当对手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您却要把精力分散到1.抢到篮板球;2.空中转体;3找到本队快下队员或接应队员,不失误的将球准确地传递出去,特别指出,如长传快下队员还要有一定臂力,否则极易失误。在这种将自己的体能和技术分散成多部分的情况下,我想,大多数情况篮板球是让对方抢走了,篮板球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空中转体呢?
一项篮球技术是否有生命力,要看它是否符合现实的客观情况,真的很实用不用推广就会得到发展和运用,如果理念很好但难以实现或花了很大精力收效不明显,这项技术就很难发展了。顺便提一下,即便是老北京队,当年也还是一种理念,实际比赛中也是寡为鲜见的〔长人注:需要明确指出,决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是实实在在行动,当年张光烈执教的北京男篮在训练快攻时就要求队员在空中出手第一传,如上所述,比赛中也运用过。其实“空中出手第一传”和“空中接力”有着某种相似之处,现在“空中接力”已司空见惯,为什么就不能提倡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在空中出手第一传呢?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快速意识问题,缺少这方面训练的问题。〕。
还有一个小问题,本不想谈,因为您几次未经调研就做了结论,还是说一点意见。您曾提到“老北京快攻的打法”,说实在的,大多数人没真正见过,但不能因为你和我没见过空中转体就下结论。我不知道你打过正式比赛没有,但凡打过正式比赛,且教练员强调快攻……”;您还提到“逻辑对于科研是非常重要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不深谙一个项目,没有从事该项目的教学训练,逻辑则会成为空中楼阁。”
我只想说:您的叙述并不属实。
―――――――――――――――――――
感谢上述网友开诚布公地进行讨论,能心平气和地探讨和讨论有助于互相提高。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对本博客热情的关注,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