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中国教练为嘛能培养出美式球员?

(2017-01-28 19:43:59)
 长人:中国教练为嘛能培养出美式球员?

中国教练为嘛能培养出美式球员?

  前不久北京市文史馆编辑出版了一册内容十分丰富的杂志:“北京男篮”。这册重达几斤厚约两公分的杂志全面记录了从上世纪1957年北京市成立“北京青年男女篮”至现在首钢男女篮所走过整个历程,其中“风云人物栏目中有一篇描写记录著名篮球运动员黄频捷的故事。另外,在金汕先生所著的“当代北京篮球史话”一书中也有关于叙述黄频捷的内容。

   众所周知,黄频捷是我国七八十年代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关于他有这样一段故事。1972年世锦赛冠军南斯拉夫男篮访华和中国男篮打了几场比赛,每场都赢中国队340分,但在比赛中和黄频捷对位的基恰诺维奇是位世界级的球星,但他根本防不住黄频捷,反而被黄频捷抢断几次,为此南斯拉夫队教练乔西奇多次给黄频捷鼓掌,并在赛后表示如果中国队有五个黄频捷一定能夺取世界冠军。还有一次,在一次国际比赛后一位外国记者采访他,问他是否是在美国训练的,认为黄频捷的技术动作充满浓厚的美式风格,对此黄频捷答道自己就是在中国训练的!

   黄频捷的启蒙教练是我国著名的教练员范政涛先生,可以说黄频捷的基本技术动作全是在范政涛先生训练下所打下的基础,据笔者所知,在那个年月范政涛先生根本没去过美国、况且那时由于社会客观环境所限也没这个可能性,但为什么范政涛先生就能培养出掌握美式技术动作风格的黄频捷呢?另外,不仅仅是黄频捷,在范政涛先生的训练下,他很多弟子的技术动作几乎全带有美式技术动作的风采,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身高 226左右的巨人中锋杨殿顺。杨殿顺虽然是位巨人中锋,但他在范政涛先生训练下却掌握了正确而规范的跨步勾手投篮技术,颇有NBA著名中锋号称“天勾”贾巴尔跨步勾手投篮的风范,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中国教练培养的球员技术动作却充满美式技术动作的风格?

  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老北京队采用的是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科班式”训练方法,所有个人技术动作全讲究正确规范,严格到举手投足这样的细节技术,来不得一点马虎,所有技术动作必须做到位,差一点都不行!众所周知,中国京剧“富连成”科班就是这么训练的,十分严格,学员做不到位就会挨板子,老北京队也是这么训练的,只不过教练不会打板子罢了。

  举个例子,就拿罚球来说,训练时教练要求罚球前必须先把前脚放在罚球线内,以防违例。然后要求调整呼吸,罚球时眼睛必须盯着篮筐前沿,罚球出手时必须保持45度向前上方伸展手臂,运用全身协调的力量最后利用手指手腕的力量、特别是食指和中指的力量出手,出手后不允许立刻把手臂抽回来,在罚球出手后的一刹那必须要保持出手时手臂手指手腕的手型,一直到球入筐。不仅罚球如此,跳投等技术动作也是这么要求的。

  各位网友可以想一想,这些罚球、跳投的技术动作是不是和NBA球员的技术动作一模一样?其实NBA就是这么要求的,实际这是个技术动作是否正确规范的问题。老北京队讲究技术动作必须正确规范,在这种训练环境下黄频捷的技术动作充满美式风格就不难理解了。换句话说倒不是什么美式风格不美式风格的问题,而是技术动作正确不正确、规范不规范的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老北京队讲究抢到篮板球后在空中就出手第一传,迅速发动快攻,而这一点也是原来〔注:指的是“以前”NBANBA所强调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老北京队空中出手第一传的技术和打法也具有美式风格。

  再举一个细节例子。NBA以前要求球员持球突破或上篮落地后不仅要迅速急停,而且要求双脚的脚尖要迅速指向退守方向,不能冲出去很远,目的是能快速退守和进入防守状态;以前老北京队对这一点也是这么要求的,所以看上去老北京队在发动快攻上也具有美式风格。

  无论是美式风格也好,老北京队的个人技术动作也好,倒不是谁像谁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在于训练的科学系统和严格细腻,在于教练的训练水平,在于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和规范程度,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频捷的技术动作充满美式风格了!

  现在中国球员都时兴去美国训练,但却很少看见哪个球员的技术动作充满美式风格。现在的中国教练还能训练培养出具有美式技术动作风格的球员来吗?笔者不得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