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坛2012年度十大新闻之“诗家园版”
(2012-12-31 08:05:22)
标签:
白话诗汉诗汉语华语经典文化 |
分类: 文化·新闻 |
杨键、吕约获首届骆一禾诗歌奖
2月29日,吕约和杨键获得由北京著名大型文学杂志《十月》月刊设立的“首届骆一禾诗歌奖”,其颁奖典礼在广东佛山举行,二人均分三万元的奖金。已故著名诗人骆一禾曾担任《十月》编辑。“骆一禾诗歌奖”评奖委员会由5人组成,包括诗人、评论家和学者,他们从1000多件来稿中经过两轮投票,选出了得奖诗人。
香港诗人黄灿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诗人奖
4月13日,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台山举行,香港诗人、翻译家黄灿然获年度诗人奖。黄灿然,1963年生,原居大陆泉州,1978年移居香港,他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在场者,近些年创作不缀,尤以精粹的翻译作品著称。
余光中受聘成为北大“驻校诗人”
4月20日,享誉两岸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北京举行的“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交流活动”中接过聘书,成为北京大学的“驻校诗人”。这位年逾八旬的文坛大家表示,希望通过驻校演讲的形式回馈北大。
“戈麦诗歌研讨会暨《戈麦的诗》出版发布会”在首师大举行
6月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戈麦诗歌研讨会暨《戈麦的诗》出版发布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西渡、张桃洲、宋琳、清平、敬文东、姜涛、冷霜、周瓒、张洁宇、陈建祖、秦晓宇、周伟驰、席亚兵、陈均、王东东、张光昕、王晓、陈家坪,及戈麦生前好友、同事陈朝阳、晓钟等20余人与会,戈麦的大哥褚福运也专程从哈尔滨赶来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举行
7月30日,“中国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在本届诗歌节中,举行了海子纪念碑落成仪式、海子诗歌纪念馆开馆仪式、海子诗歌咏诵大赛、海子诗歌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吉狄马加、谢冕、叶延滨、吴思敬、潇潇、张清华、燎原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诗歌批评家、当地诗歌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
8月,江苏“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专栏共五块版,每期以一个省份(诗歌大省拟推出两期)为主,以访谈(两篇)、随笔(一篇)、诗歌作品(20人以上)、照片的方式扫描该省的诗歌现状和诗歌深度。“中国诗歌地理”由新禅诗代表诗人之一、南京诗人雷默策划组织和执行。
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在青海湖景区落成
8月12日,青海湖景区的地标性建筑——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落成。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及来自美国、法国、伊朗、印度、墨西哥、秘鲁、越南、波斯尼亚、拉脱维亚等9个国家的诗人代表和国内诗人代表、诗歌广场雕塑创作设计者、雕塑家代表和诗歌广场建设单位代表等共同出席了落成仪式。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建设自2009年开始,历时三年多时间,首先建成了总长40米,主宽3.16米,主高为4米的藏文化形式的诗歌墙一座,在广场内设置了中外民族史诗雕塑作品。
“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漳浦旧镇举行
9月29日至10月2日,“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省漳浦县旧镇“天读民居书院”举行。诗歌评论家、诗人陈仲义、周伦佑、沈奇、杨克、梁晓明、霍俊明、道辉、海上、张嘉谚、发星等近百人参加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新世纪以来仍然活跃于中国诗歌界的十大先锋诗歌流派的写作及活动。本次讨论会是五四新文学以来第一次以诗歌流派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首届国际诗人工作坊”在北京举办
11月11-18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际写作中心”主办了第一届国际诗人工作坊,来自希腊、美国、克罗地亚、德国、韩国、西班牙等国家及我国诗人、诗评家、诗歌翻译家西川、王家新、莫非、赵振江、罗振亚等参加了一系列活动。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国际诗人工作坊”每两年将举办一次。
“诗家歌”北京演出活动重燃清冷诗坛
12月1日,在北京愚公移山酒吧举行了一场名为“诗家歌”的新颖演出活动。诗人杨黎、欧阳江河、严力、翟永明、沈浩波等纷纷登台,而其他一些画家、行为艺术家、歌手、演员及专业朗诵人士也纷纷登台献艺。据活动导演黄燎原介绍,“诗家歌”这一活动既适合小型俱乐部,酒吧演出,也适合进入大学校园;既可以进入大型音乐节,大型艺术节,也适合进入一些专业剧场。
2月29日,吕约和杨键获得由北京著名大型文学杂志《十月》月刊设立的“首届骆一禾诗歌奖”,其颁奖典礼在广东佛山举行,二人均分三万元的奖金。已故著名诗人骆一禾曾担任《十月》编辑。“骆一禾诗歌奖”评奖委员会由5人组成,包括诗人、评论家和学者,他们从1000多件来稿中经过两轮投票,选出了得奖诗人。
香港诗人黄灿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1年度诗人奖
4月13日,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台山举行,香港诗人、翻译家黄灿然获年度诗人奖。黄灿然,1963年生,原居大陆泉州,1978年移居香港,他是上世纪80年代先锋诗歌写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在场者,近些年创作不缀,尤以精粹的翻译作品著称。
余光中受聘成为北大“驻校诗人”
4月20日,享誉两岸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北京举行的“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交流活动”中接过聘书,成为北京大学的“驻校诗人”。这位年逾八旬的文坛大家表示,希望通过驻校演讲的形式回馈北大。
“戈麦诗歌研讨会暨《戈麦的诗》出版发布会”在首师大举行
6月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戈麦诗歌研讨会暨《戈麦的诗》出版发布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西渡、张桃洲、宋琳、清平、敬文东、姜涛、冷霜、周瓒、张洁宇、陈建祖、秦晓宇、周伟驰、席亚兵、陈均、王东东、张光昕、王晓、陈家坪,及戈麦生前好友、同事陈朝阳、晓钟等20余人与会,戈麦的大哥褚福运也专程从哈尔滨赶来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举行
7月30日,“中国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在本届诗歌节中,举行了海子纪念碑落成仪式、海子诗歌纪念馆开馆仪式、海子诗歌咏诵大赛、海子诗歌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吉狄马加、谢冕、叶延滨、吴思敬、潇潇、张清华、燎原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诗歌批评家、当地诗歌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
8月,江苏“新华报业集团”旗下的《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专栏共五块版,每期以一个省份(诗歌大省拟推出两期)为主,以访谈(两篇)、随笔(一篇)、诗歌作品(20人以上)、照片的方式扫描该省的诗歌现状和诗歌深度。“中国诗歌地理”由新禅诗代表诗人之一、南京诗人雷默策划组织和执行。
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在青海湖景区落成
8月12日,青海湖景区的地标性建筑——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落成。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及来自美国、法国、伊朗、印度、墨西哥、秘鲁、越南、波斯尼亚、拉脱维亚等9个国家的诗人代表和国内诗人代表、诗歌广场雕塑创作设计者、雕塑家代表和诗歌广场建设单位代表等共同出席了落成仪式。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建设自2009年开始,历时三年多时间,首先建成了总长40米,主宽3.16米,主高为4米的藏文化形式的诗歌墙一座,在广场内设置了中外民族史诗雕塑作品。
“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漳浦旧镇举行
9月29日至10月2日,“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省漳浦县旧镇“天读民居书院”举行。诗歌评论家、诗人陈仲义、周伦佑、沈奇、杨克、梁晓明、霍俊明、道辉、海上、张嘉谚、发星等近百人参加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新世纪以来仍然活跃于中国诗歌界的十大先锋诗歌流派的写作及活动。本次讨论会是五四新文学以来第一次以诗歌流派为主题的专题研讨活动。
“首届国际诗人工作坊”在北京举办
11月11-18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际写作中心”主办了第一届国际诗人工作坊,来自希腊、美国、克罗地亚、德国、韩国、西班牙等国家及我国诗人、诗评家、诗歌翻译家西川、王家新、莫非、赵振江、罗振亚等参加了一系列活动。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国际诗人工作坊”每两年将举办一次。
“诗家歌”北京演出活动重燃清冷诗坛
12月1日,在北京愚公移山酒吧举行了一场名为“诗家歌”的新颖演出活动。诗人杨黎、欧阳江河、严力、翟永明、沈浩波等纷纷登台,而其他一些画家、行为艺术家、歌手、演员及专业朗诵人士也纷纷登台献艺。据活动导演黄燎原介绍,“诗家歌”这一活动既适合小型俱乐部,酒吧演出,也适合进入大学校园;既可以进入大型音乐节,大型艺术节,也适合进入一些专业剧场。
作者:大雁
后一篇:先锋诗歌刊物《文本》第二期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