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后:私人笔记——走向丛林(图/文)终极篇

标签:
丛林记诗人张后一都丛林中国诗歌笔记文化 |
分类: 中国诗歌笔记 |
312/
又去了一趟张嘉泉的善恩小学,在那里与一些当地的书画家座谈。遂与中国国画院海峡分院的书画家郑亨煊先生相识,下午又驱车奔一都鹤山溪洲的诗人村。在那里度过最后一个属于丛林的夜晚。
313/
路上,张嘉泉又安排我们参观了东关寨。那是一座全部用方石砌起来的王国,这样的深山老林,道路崎岖险峻,其宏伟壮观的程度,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314/
东关寨,位于天柱山东侧,雄有危崖千丈,绝峰对峙,中开一线,险若天梯;秀有鹊桥横空、蜒蚰攀壁、双狮戏球。蜒蚰攀壁,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观。巨石头圆而身尾扁,朝上伏卧于岩坡上,全长40余米,头部顶端伸出壮如一对触角的石柱,活象一个爬坡的蜒蚰。烟云缥缈时,更觉其有蠕蠕动态。翠华峰,海拔1120米。苍紫石头中布满松萝,峰顶老松密集,远望去如大家庭院。春日山花烂漫,秋夏青翠欲滴,其秀色为东关之最。迎真峰,海拔1109米。峰顶大石错叠构成天然洞穴,可容百人,相传曾是迎拜司命真君处所。据说宋末刘源义兵曾将18名死于疆场上的战士的妻子保护于此,至今洞中仍存有石臼、石灯龛、瞭望窗及瓦砾遗迹……
315/
其实这是我和大家开的一个玩笑,314所描述的,并不是我说的东关寨,上网一查,这东关寨在我国境内竟有两处,这一处是安徽的,我下边要说的才是福建的。好玩吧?
316/
东关寨,我称之为城堡,城堡独自座落在距村子一公里外的半山腰上,我们循着山路缓步而行,两边长满了枇杷树,但见城堡墙的基座和墙体下半部用岩石砌成,城堡的墙垣厚达2.5米,高约10米,坚牢壁立,气势磅礴!
317/
大家分别拍照留念,并跟随在一个女导游后面,听她讲解……我脱离了人群,我喜欢一个人逛。
318/
一位在这里居住的老人向我说,这个城堡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距今370多年,由何氏先民三辈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建造完成的。繁衍至今已是第13代了,
319/
……沿着层层台阶拾级而上,纵深竟有七十多米!
320/
城堡依山势高低而建,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3座并排,中厅面阔5间,进深一间。围墙下方为花岗岩垒砌而成。每个院落都递次升高,每一个层面层都有一个“四合院”式的天井,房屋为木制结枸,划分若干小单元,上下两层,厅堂、住房共有99间,并以防火墙和火道隔离,各进之间还隔以高墙。
321/
城堡在东南、西南、西北三处开门,城堡的门为石枢木板门,以重阳木制作,十分坚固厚重。楼后与石墙间设有廊道,宽约2米,沿石墙内可巡视整个城堡四周,城堡墙上开有瞭望孔,同时兼顾射击;令人称奇的是,城堡门顶端有出水洞,用以防御外来盗贼火攻……
321/
我走了几家,发现他们的生活极为简约,近乎原始,还是以山上的树木为柴生火做饭,锅里除了白粥之外,就是煮红薯吃,菜呢,就是一种叫空心菜的菜。素炒而已。我在一户门楣上,还抄写下来一幅对联:
日暖观龙变
秋高听鹿鸣
可以一窥老人们达观的生活情趣!
322/
从那高昂的“马头墙”上依稀看出这座大宅当年的繁荣盛景,如今墙面已经斑驳成一幅幅水墨画了……
323/
离开东关寨,在一都镇上的一个农家乐的饭店,张嘉泉的舅舅热情地对我们这些所谓的作家、艺术家进行了一番款待。
324/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趁着朦胧的夜色,绕着蜿蜒的山路,我再一次来到诗人村。
325/
我把在省图附近的超市买来的两瓶古井贡酒背着嘉泉母亲偷偷送给喜欢喝酒的张嘉泉的父亲。山里的男人,无酒不欢。上一次,给他买了两瓶泸州老窖,他直说这酒好喝,我便去超市照单抓药,谁知这个超市却没有泸州老窖,只好买两瓶古井贡,反正都属于八大名酒之列的。老人格外开心,为大家弹起快乐的弦子……
326/
有一位女琵琶乐手,她叫毕小玲,我们称她为毕福剑的毕,她为我们弹了半阙“春江花月夜”。虽然只是半阙,在这样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们也听得痴了醉了。
327/
书法家郑亨煊先生在房间里兴致勃勃为大家题字,我借机向老先生讨了一幅墨宝:贤贤易肾。
328/
许多人不明就理。
329/
其实这句话是从“贤贤易色”化出来的句子。谁要是明白什么是“贤贤易色”就大致通晓“贤贤易肾”之寓意了。
330/
酒入愁肠的太多,上树唱歌不易乐乎。入寝的时候,我在我的房门用墨笔写了两个字“后宫”,这将是我的领地,我是我自己的王。
331/
翌日起来尚早,深知要离开了,便出去做最后的留连,转悠几遭后,发现竹林后面还有一方池塘,有几只鹅正在“白毛浮碧水,红掌拨清波”。
332/
池塘不远处,还有几棵柿子树,满树的柿子已经熟了,红彤彤的像一只一只小太阳。
333/
嘉泉指着四周的大山,说着它们的名字,什么凤冠山啊,什么孩儿尖啊,其实在我的眼里,有多少的恋恋不舍,人兽不远,草木通灵。那些山脉全都是莲花,莲花开了,满世界都是菩萨,你若盛开,心香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