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艺术中国】阿简访谈录2
 (2010-02-22 09:25:51)
	
			
					(2010-02-22 09:25:51)		| 标签: 画家访谈录毛姆阿简中国情感 | 

(阿简·素描·《叶子与花》·1995年)
 
 
没有任何曾经背叛自己原则的人能够与生命维持单纯的关系。
 
 
 
【访谈艺术中国】
——张后访谈画家阿简
 
张后:有一次我听何三坡说过,一个画家最美好的愿望是一幅也不出卖,老年的时候,自己开一间博物馆,里面全是自己的画,他是在说你吧?去年你出版了四本文学的书,我到是希望何时你出一本画册,上边全是你个人的画才好呢?
 
阿简:何老师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由于我离他比较近,所以也染上了一点色彩。何老师关心的是一个艺术家是否能在有生之年获得完整而安逸的幸福。在我目之所及的范围内,无一例外,我发现人们关心的是成功,而不是幸福。我花了一些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我问自己,你是要成功呢,还是要幸福?如果卖掉一幅画意味着成功,我并未从中感到幸福。如果将所有的画都卖了,那只表明我会比以前更忙。而忙碌并不是我需要的。卖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功地卖掉所有的作品,要求画家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当然画家可以委托画廊办这件事,但是画家首先得是一个律师,或是像孙悟空一样火眼金睛。当我不得不面对这种局面时,我选择了退出。我不想说话。我是一个简单的人。此生,我不想将自己复杂化,也不想在人际交往的技巧上有所提升。我喜欢独自穿行乡野与城市的自由。我是一个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人。
 
许多年前,我看过毛姆的《月亮与6便士》。我们知道这本书里的画家,是高更。一个远离成功梦想,而专注于体验幸福的人。印象中,故事的结尾是所有的画都被焚烧了。也就是说,幸福是惟一重要的事。当年我走在圆明园的柳树旁时,曾对自己说,世上没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当时我还没有想到幸福的事,因为我非常年轻。年轻人的幸福是充裕的。
 
我很想劝一些人放下画笔。不用去看画家的脸,从绘画中你能知晓,他的所求。如果画画是痛苦的,我会毫不犹豫放下画笔。我的视线不会在一个宣泄痛苦的画作上停留5秒钟。但是我拒绝平庸,复制,匮乏,贫瘠。我否认世间有苦难这回事。所以我不承认描绘苦难的画家是真正的画家。全世界都误解了梵高。
 
去年我出版了4本书。其中《亚麻布上的秘密时光》是与爱绘画的人分享绘画的。它不是解读,而是牵着读者的手一同体验。由于当年我没有去读美术史,所以此书没有沦落为理论,因而,它的文字是鲜活的。我想,在合适的时间,我会出版一本我的绘画集。至于是什么时候,我亦无法确定——
 
“一个画家最美好的愿望是一幅也不出卖,老年的时候,自己开一间博物馆,里面全是自己的画。”我想了几年,觉得何老师说的是一则预言。
 
(今天回答一个问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