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办中国首届村官研究生班真的好吗?

标签:
村官村官研究生班中国人民大学校园教育 |
《农民日报》 2012年11月26日报道(记者冯克),中国人民大学“2012首届中国村官研究生课程研修班”开学典礼于111月23日举行。
这天上午9时,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930教室坐满了一群特殊的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基层农村的53名村官齐聚首都,他们将在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开办的“首届中国村官研究生课程研修班”进行4天的课程学习。“这应该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由高等学府专门为村官开办的研究生高级研修班。”人大农村发展研究所联席所长王家华在开学典礼上说。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实现“四化同步”的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村干部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也在相应发生变化,这都要求基层村官必须加强学习,补充知识,提升能力。
作为我国涉农领域综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及其所属的农村发展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的研究开发。“首届中国村官研究生课程研修班”正是其从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出发,为村官学员量身定做的一整套教程,包括政策解析与项目申请、发展战略与模式创新、品牌创建与推广运营、创新思维与领导艺术等内容。
本次研修班课程安排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既有《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和《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特征及发展趋势》等宏观政策方面的讲解,也有《中国农业农村的品牌革命》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农村社会稳定》等发展现代农业路径和治村理政思路的传授,还有《村官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十八大精神与农业农村发展新机遇》等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内容。
王家华介绍说,首届学员中还有不少是经过《农民日报》宣传推选并受到中组部表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典型代表,本身已经是全国村庄的佼佼者。因此,在首期课程中,除了一系列精品课程教授外,还安排了幸福乡村主题座谈会和“快乐村委会”、“团结就是力量”等拓展活动,目的就是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村官学员们能够深度交流治村经验,寻求资源互补、携手发展的合作机会。
村官们到高等院校接受继续深造,这当然是好事,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专业造诣,再则学历提高也是当前社会大势所趋。而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及其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教学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特色活动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是,才短短4天的学习,又能学到多少东西呢?令人怀疑。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于村官们而言,其理论修养、学历深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爱国爱民爱乡、热爱本职工作、诚恳奉献自我的良好人品,要有在农村和农业、农民工作中的实际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所做出的行动、创造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