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印度片《地球上的星星》只说了一个字

(2011-03-23 01:06:11)
标签:

印度电影

地球上的星星

孩子

李子迟

影视

教育

分类: 出版信息

今晚看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说的是一个顽皮捣蛋、学习不好、陷入困境、孤独难过的孩子,被他睿智的年轻老师所鼓励、关怀,指导、栽培,最后终于恢复信心、焕发活力,重新快乐、开朗起来,还因其美术天赋、非凡想象力而获得绘画比赛冠军的故事。

这部片子通篇就是说了一件事——“爱”,要爱孩子们,他们是地球上的星星,是生命,是种子,是未来,是希望,要关心、鼓励、支持、释放、宽容、引导他们。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一个单独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天性;也都是单纯的、无辜的、高尚的、聪明的、美好的;不管他们的家庭地位、生活处境、长相好坏、身体状况、能力高低、学习分数、平日表现如何,都很可爱,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一视同仁,都要爱他们。不能以我们常人的观点,也不能以多数孩子的情况,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不要一味拿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来约束和评价他们。

电影中还例举了许多世界历史上的伟人,当他们还是孩子时,其各方面的表现似乎亦比周围的孩子要“差”。千万不要矫枉过正、揠苗助长和用制造千篇一律、一个模子的兵马俑的方式来教育、培养孩子。千万不要扼杀了孩子们的天赋、天性、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不要损害了他们的自由、自信、快乐、活泼、健康、幸福。千万不要葬送了那占极少数比例的独特的天才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那些学习成绩好、平时表现好、或已经显示出某方面的特长和才能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以关心、鼓励、支持、释放、宽容、引导——特别是“爱”!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只不过“爱”本身比因材施教更为重要。

看了这部片子,我的确很受震撼,很为感动,也很有启发。我现在也是做父亲,我的儿子正是类似片中这个小孩,年龄也差不多,虽然不一定有他这样罕见的天才、独特的思维——当然在所出现的“问题”上也没有他这么走极端,却是一样的顽皮捣蛋、过于活泼、不听话、不爱学习、制造一些小事端。所以有时我们夫妇俩也挺烦他的,平日批评指责、打打打骂总少不了。现在发现,自己还是对他缺少了“爱”,以及拿一般的标准来衡量和约束他,以及功利化的教育,这都是不对的。以后还是要多爱他、多宽容他,少打骂才是——与其让他多拿些分数、多学些特长,还不如让他更健康、快乐些。当然,科学的引导、教育依然是需要的。

不过,这部片子的结尾,让小主角在绘画比赛当天没天亮就一个人起床了,打扮得格外整洁,到校园外的大自然走了一圈,而成为最后一个到场参加比赛,并夺得第一名;这未免是艺术的加工和夸张,为了达到电影的反响效果,似乎无可厚非,但毕竟与影片自始至终所批评的功利化教育有些矛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