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4岁同志母亲出柜拉拉私信求助出柜实例博文供参考情感 |
分类: 出柜话题 |

她第二次出柜父母仍反应激烈

她 吴妈妈,您好,我看了好多篇您写的文章,但我觉得和我的情况有点不一样,才向您求助。从小我是个乖乖女,以前也谈过男朋友,2019年和现在的对象在一起,我们之间经历了很多才在一起。我认为自己只是喜欢我的对象,刚好她是个女生,我并不是喜欢任何一个女孩子。我知道父母肯定是反对的,所以在一起的事情没有和他们说,但是一直骗也不是个办法。2020年七夕节那天我向父母出柜了,他们的反应和我想象的一致,强烈反对,而且把一切怪罪在我对象身上,认为是她“带坏”了我。原本我是一个人住在市区家里的房子,爸妈在老家,因为出柜,我妈就来市区盯着我。虽然没有限制我的出行,但是争吵不断。从小到大,爸妈都没有和我说过一句重话,我承受不住他们这样对我。为了缓和矛盾,我骗父母分手了,和对象转为地下恋情。但是我不想骗人,心里很难受,加上父母一直催婚,昨天我又再出柜了。第一次出柜可能是有点仓促,我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这一次做好了准备,很平静地向父母说出了想法。他们态度还是一样,反应激烈。最终他们给我两个月时间考虑,要么我改邪归正,做个普通人结婚生子,要么就搬出去,断绝关系,当没有我这个女儿。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我是该搬出去吗?如果不搬,我爸妈完全不接受那些科普知识,这样怎么沟通才合适?
我 你谈过男友不等于是异性恋,有可能未意识到自己是拉拉,也有可能是双性恋。没必要强调喜欢的人刚好是女性,要坦承是与同性相爱。你想想,异性恋者也并非喜欢任何异性的,他们不必担心被误为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也该去掉顾虑。你第二次出柜仍未获父母接纳,这一点也不奇怪。很多家长哪怕明白性少数不是病,也还是不愿子女是性少数;哪怕知道子女改不了,仍要求他们压抑天性,按异性恋模式生活。这些家长只考虑面子、只在意传宗接代,或说担心子女孤独终老,偏不看子女渴望怎样的人生。家长如果固执己见,子女是不应退让的。你别怕父母说狠话,成年人就该人格独立、经济独立、行动独立。异性恋结婚可以另立门户,同性相爱怎么不行?大不了搬出去,难道要一辈子承欢膝下?所谓断绝关系说说而已,父母年岁渐老,日后需要晚辈照护,才舍不得推开子女呢!你要坚定起来,学习其他拉拉,尽量与父母沟通,另方面做好思想准备,不因父母未接受,就委曲求全。建议邮购《彩虹》阅读,条件成熟时给父母阅读。另外,继续选读博文,鲜活实例比我说的生动得多:
广州女同她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关于出柜的11个错误观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uy6r.html
淡定面对父母与你断绝关系的威胁
成年子女听任父母安排婚恋就是愚孝
以牺牲爱情去保亲情没价值也没效果
看清父母对你有爱但也有自私愚昧(第二部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y0ie.html
出柜无须纠结于父母是否接受
请听独立的她如何回应父母
25岁女演奏员写给妈妈的出柜家书
厦门拉拉出柜母女精彩对话
她 感谢吴妈妈,我会多学习其他人的实例。我家这边风俗有点不同,比较重男轻女,女孩子出嫁之后就不用赡养父母。我还有个哥哥,所以父母更是肆无忌惮,没有后顾之忧。我知道要和父母多沟通,但是他们完全拒绝和我沟通,一直冷处理也不是个办法,令我完全无从下手。
我 你说父母没有后顾之忧,那么你更没有啦!他们拒绝沟通你就冷处理,让父母慢慢消化这件事。可能要靠你的行动、靠时间去证明一切。你搬出来和女友同进退,有助于加深彼此感情。人生始终不是靠父母,而是靠自己,有合适对象就加了力。
她 吴妈妈,感谢您的回复,我知道让父母消化甚至接受这件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坚持下去,也会邮购《彩虹》多学习学习。希望下次给您私信是分享好消息。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