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4岁同志母亲广州将军东路惠吉东惠吉西掠影图片 |
分类: 大千世界 |
将军路位于中山六路与解放北路的交界处,该处清代是广州将军衙门,坐北朝南,大门位于今中山六路,后墙位于今迎宾路。东起解放北,西至六榕路,包括今天的将军东路与将军西路及广东迎宾馆。3月12日周六,我从将军东转入惠吉路,寻找旧痕迹。1960年我考入广东广雅中学,发现冰沙是我幼儿园小伙伴,两人都很开心。我父母与她父亲相识,我和她自然来往密切,放假会去惠吉西她家玩。记得有带铁门的院子,当年她家住二楼。不过这是几十年前的事,她家早已不住那儿,我也没再去那一带。听说惠吉西近年发生不少变化,已有很多商铺进驻,我决定带相机去看看。果然没有失望,照此发展下去,逐渐会像永庆坊、沙面那样,吸引客人来拍照并消费。此次独自前来,只能随手拍景,下次约朋友来,相信会激发灵感,我成为出镜人物,拍些有故事的画面。
回家整理照片之前,上网查惠吉路历史沿革,摘录如下——
清代以前,广州城并无官方建制。如今的广州市区在清代以前以中华路(今解放路)分为南海县和番禺县管辖,解放路以西属于南海县。而直到如今,位于惠吉西路的居民委员会名称仍是“旧南海县社区居委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很多华侨回乡置业,当时惠吉东路、惠吉西路的南面惠爱西街(今中山六)和惠爱中街(今中山五)都是商业中心区,北面则有着宽阔的田野、起伏的山丘,旺中带静,环境十分宜居。所以很多华侨选择此地建房,与将军东、惠爱路、德政路及越华路形成了一个华侨居住区。广州民国时期的惠吉西,是那个时候最具“小资”味道的一条街,红砖外墙、雕花飞檐。吸引了当时很多富商文人在此定居,其中尤以华侨居多。因此这一带的建筑均有非常浓厚的中西合璧风格。
以下是将军东、六榕路、惠吉东、惠吉西、海珠北一带所见——

中山六路与解放路交界处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