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史资料17
2022-12-23 00:15:00
己亥,帝即位。【今本竹书纪年】
帝不降,一名帝降,或曰北成。【帝王世纪】
夏后不降六年【公元前1783年】
伐九苑。【今本竹书纪年】
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古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82】
夏后不降三十五年【公元前1754年】
殷灭皮氏。【今本竹书纪年】
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氏以亡。【逸周书.史记
解】
信行立义成俗,则贞士变君正,禁人生而乱,皮氏以亡。【敦煌写卷伯三四五四号所录】
夏后不降四十九年【公元前1740年】
逊位于弟扃。【今本竹书纪年】
帝不降弟帝扃立。【史记.夏本纪】
夏后扃元年【公元前1739年】
戊戌,帝即位。【今本竹书纪年】
帝扃,一名帝禺,或名高阳。在位二十一年。【帝王世纪】
夏后扃十年【公元前1720年】
帝不降陟。【今本竹书纪年】
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德。【今本竹书纪年】
夏后扃二十一年【公元前1719年】
陟。【今本竹书纪年】
帝扃崩,子帝廑立。【史记.夏本纪】
夏后廑元年【公元前1718年】
己未,帝即位,居西河。【今本竹书纪年】
胤甲即位,居西河。【古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82】
帝廑,一名顼,或曰董江。在位二十年。【帝王世纪】
帝廑,一名胤甲。【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
夏后廑三年【公元前1716年】
累公,字华美,生于夏廑帝三年癸未。公之生也,有纹在手曰刘累。【刘氏族谱】
一世源明公、二世永河公、三世济乐公、四世岁纪公、五世正坤公、六世长历公、七世德尧公、八世仁宏公、九世廷光公、十世爵南公、十一世行矩公、十二世复旺公、十三世茂清公、十四世孔阳公、十五世日永公、十六世德荣公、十七世聚义公、十八世累公。【刘氏族谱】
夏后廑四年【公元前1715年】
作西音。【今本竹书纪年】
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吕氏春秋
.季夏纪音初】
昆吾氏迁于许。【今本竹书纪年】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盖谓陆终之子昆吾,不得在胤甲时。【左传.昭公十二年】
夏后廑八年【公元前1711年】
天有祅孽,十日并出。【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4】
夏求雨,暴杵臼於街十日。
【太平御览.763】
夏后廑二十一年【公元前1698年】
陟。【今本竹书纪年】
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史记
.夏本纪】
夏史资料17
己亥,帝即位。【今本竹书纪年】
帝不降,一名帝降,或曰北成。【帝王世纪】
夏后不降六年【公元前1783年】
伐九苑。【今本竹书纪年】
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古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82】
夏后不降三十五年【公元前1754年】
殷灭皮氏。【今本竹书纪年】
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氏以亡。【逸周书.史记
解】
信行立义成俗,则贞士变君正,禁人生而乱,皮氏以亡。【敦煌写卷伯三四五四号所录】
夏后不降四十九年【公元前1740年】
逊位于弟扃。【今本竹书纪年】
帝不降弟帝扃立。【史记.夏本纪】
夏后扃元年【公元前1739年】
戊戌,帝即位。【今本竹书纪年】
帝扃,一名帝禺,或名高阳。在位二十一年。【帝王世纪】
夏后扃十年【公元前1720年】
帝不降陟。【今本竹书纪年】
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德。【今本竹书纪年】
夏后扃二十一年【公元前1719年】
陟。【今本竹书纪年】
帝扃崩,子帝廑立。【史记.夏本纪】
夏后廑元年【公元前1718年】
己未,帝即位,居西河。【今本竹书纪年】
胤甲即位,居西河。【古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82】
帝廑,一名顼,或曰董江。在位二十年。【帝王世纪】
帝廑,一名胤甲。【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
夏后廑三年【公元前1716年】
累公,字华美,生于夏廑帝三年癸未。公之生也,有纹在手曰刘累。【刘氏族谱】
一世源明公、二世永河公、三世济乐公、四世岁纪公、五世正坤公、六世长历公、七世德尧公、八世仁宏公、九世廷光公、十世爵南公、十一世行矩公、十二世复旺公、十三世茂清公、十四世孔阳公、十五世日永公、十六世德荣公、十七世聚义公、十八世累公。【刘氏族谱】
夏后廑四年【公元前1715年】
作西音。【今本竹书纪年】
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吕氏春秋
.季夏纪音初】
昆吾氏迁于许。【今本竹书纪年】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盖谓陆终之子昆吾,不得在胤甲时。【左传.昭公十二年】
夏后廑八年【公元前1711年】
天有祅孽,十日并出。【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太平御览.4】
夏求雨,暴杵臼於街十日。
【太平御览.763】
夏后廑二十一年【公元前1698年】
陟。【今本竹书纪年】
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为帝孔甲。【史记
.夏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