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
(2023-03-21 17:53:59)昨天开始教授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在去年的小数除法中我就教过一个数除以7、9、11的简便方法。分数化小数的计算也是一个容易错误的地方,所以我把这个内容作为铺垫题练了一下。出了三道题:2÷7、4÷9、6÷11。
让我失望的是学生大多记不得了或者记得不清楚。稍微回忆了一会,学生又重新回忆起这个技巧。
接着出示了主题图,开始比较3/4和0.5的大小。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
有热闹了!
李宇最先要求说,他的想法是画图。他用长方形为单位“1”标出3/4和0.5。不过他在头脑中已经知道3/4>0.5了,所以他把3/4的那个长方形画的特别大,0.5的长方形画的特别小。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想法。但完全不合科学理解,我只好强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默认这两个数的单位“1”是相同的。
请另一个人上来重画。
接着一个同学说出3/4=3÷4=0.75,,075>0.5,所以3/4>0.5。此法可行,没有再讲什么?
温慧欣要求发言。她的方法就有点与众不同了。因为3/4的分数单位是1/4,也就是0.25,0.5里面有2个0.25,所以0.5=2/4,3/4>2/4,所以3/4大。
其实就是把小数化成分数,但思路独特。
戴君豪又贡献了一个新方法:把3/4分成1/4+2/4,2/4就等于0.5,1/4就是多出来的。所以3/4大。
此时课就下去了大半。
开始想办法排出不合教材规矩的方法,否则最后统一不出方法,后进生就不知道如何弄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要一个清楚的方法告诉他们。
画图好不好。学生说好!
我举例:231/4265和0.55624,你能画出来吗?
这道题你知道从231/4265中分出多少就和0.55624相同呢?
学生都感到了这两种方法局限性。都同意用除法是最适用的方法。
下课了,内容没有讲完。只有利用自习课补一补。不过那时不考虑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就是传统的讲讲练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