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正看着你
我正看着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75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设是为了实实在在的生成(转)

(2023-03-16 10:14:08)

在一次教材培训会上,我听了一节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听后,我

对“预设与生成”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片断】: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ACEMN”等字母。请学生判断这些字母中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                  

 学生一致认为ACEM等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在研究字母“N”时,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1:“N”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沿着中间把它折一下,左右可以完全重合。                               

 2:“N”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无论如何折,上、下、左、右都不可能重合。                               

 师:那大家来判断一下,认为是轴对称图形的请举手。          

 结果,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                     

 张老师面对同学们的不同意见,没有直接说出正确答案。他说:“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

间,在电脑上打出一个大大的“
N”,然后把它剪下来,通过折一折的方法研究一下它到

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后,把研究意见反馈给你们的数学老师。”                           

 【赏析】:张齐华老师利用学生存在不同意见的时机,巧妙地把课内的问题向课外作

了延伸。因为对于“
N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这一问题,学生仅凭观察是很难确定的,必须

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张老师让大家课后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

自己去发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最后把研究意见反馈给你们的数学老师。”这一要求,可促使学生课后认真

进行研究,另外,又有他们的数学老师对结论予以保证,又谓一举多得。                       

      对于“N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这是张老师的一个预设,体现出了他的匠心。有了预

设,就必须有生成,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生成。只有有了实实在在的生成,才能闪现老

师、学生那智慧的火花。笔者曾听过一节音乐课:课末,老师说:“请大家回去再练习

一下这首歌,并唱给自己的父母听。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唱得好,

好吗?”原以为应该会是异口同声的“好”,谁知却有一位小朋友说:“不好。老师骗我

们,因为你下节课不可能再跟我们上了。”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音乐老师也有预设,

但她的这种预设根本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生成,那学生智慧的火花怎么可能还会闪现

呢?相比于这位音乐老师,张齐华老师的做法就显得十分恰当。“
N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不是可以模棱两可的。所以他让学生把研究意见反馈给数

学老师,这就要求了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地去研究,加上他们数学老师的评析、确定,

相信学生一定会有实实在在的生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