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发(二) |
没有按时交纳费用,差点儿造成多交滞纳金,不管交接书上有没有写到这一条,新到岗的同志都应该明白这是自己的分内事。但是,为什么没有按时交呢?我想,有关同志不会是故意怠工或故意要给单位造成损失,也就是可以说,他犯的不是主观错误。可能是在搬家过程中事务繁杂,自己觉得忙不过来了。话又说回来,这是自己没有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关系,是工作经验或技术问题,也可以说是主观问题。
对我们大家来说,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工作效率的问题。
报社处在变革跨越中,这两年大事比较多,工作任务繁重。但是,考虑到目前市场环境的因素,报社在扩大队伍方面比较谨慎。而且,对一个自收自支的单位来说,压缩人力成本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尽管如此认识,因为两地管理,人员较前两年多了,大家依然感到忙碌。这是好事,证明我们人浮于事的情况不严重。我们要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而不是借口忙延误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缓解工作压力,让自己轻松一些,生活质量高一些;可以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实现更大的自身价值;可以使自己有时间学习充电,不断得到提升;可以使大家认识到你出众的能力,为自己的发展打好基础;可以为集体带来更大的效益,从而提高自己的业绩。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员工。
提高工作效益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思想上重视了就可以办到,要有一定的方法。
提高工作效益,首先要学会制定工作计划。每年应该根据自己的岗位目标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岗位目标书上的职责内容,要分清哪些是每月、每周、每天的常规性的工作,哪些是指标性的任务。常规性工作,要按时间列出月计划、周计划。每周还应列出日计划。这个日计划可以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也可以在自己的台历上,还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对一些重要的事情可以在手机上设置闹铃提醒)。对指标性任务,要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步骤,并把它分解到每月、每周中。当然。计划书的内容不能把所有时间都排满,要留出20%的时间做机动。因为有时候可能有临时性工作,有时候可能有的环节不能按你的计划如期完成。
提高工作效率,要善于将工作分类。我们看过一个培训的片子,里面讲到应该把每天的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B、C、D四类,放在一个“田”字格内,看哪些是重要的紧急的,哪些是紧急的非重要的,哪些是重要的非紧急的,哪些是非重要的非紧急的,然后按顺序完成。我想这个办法非常有用。当然,同时还要会用统筹法,将相关的工作,同一地点的工作尽量安排在一起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要善于利用时间。我的经验是每天上班比别人早半个小时。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这半个小时很宝贵,因为单位人少,干扰少,安静,我可以思考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把今天的工作安排一下。还有,必须在办公室完成的事情我会尽量在单位完成,而思考性的,只动电脑或笔就可以的事情,我会在路上或在家里完成。以前在编辑部,我下班回家,经常是自行车后面带着孩子,自行车前面的筐子里放着稿件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认为把工作带到家里的人太傻,事实证明,许多有作为的人并不是一下班就不考虑工作的人。善于利用时间,还要注意把重要的工作放在整块的时间内,放在干扰少的时间内。以前在编辑部的时候,每天快下班的时间,往往办公室会来串门的,这段时间内我们就一边和来人聊,一边拆信封或整理办公桌、抽屉——嘴不闲着手也没闲着。
提高工作效率,要善于总结和回头看,每天都要检查自己哪些事完成了,打上对勾,哪些事没有完成,画上叉号,并把它列入第二天的计划。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和不良习惯做斗争。比如我以前有不好的习惯就是,写东西总想等灵感,等啊等的,把好多时间都浪费了。其实好多时候,在写的过程中灵感就迸发出来了,不动笔空想,是不会有好的灵感的。现在好多人依赖电脑,结果常常被电脑上海量的无用信息牵着走,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淹没在网络中。电脑代替不了人脑,鼠标键盘代替不了双手。另外,有些同志不注意有序存放资料档案,常常在翻找东西上面浪费大量时间。我们做编辑时,办公桌很乱,但是稿件一定是分类明确的,春夏秋冬,写人记事状物绘景,动物植物,等等,一目了然,组稿时很方便。有一年我出差200多天,光在北京值班就整一个月,没有耽误编一期稿子。还有我休产假100天,几乎把产假期间的稿件全组了。一个人能做多少事?真的差别很大。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责任心上进心,就会想办法提高效率多做事。没有责任心上进心,就只会怨天尤人疲惫不堪。好的心态好的精神状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