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绕绍兴

(2006-11-28 14:02:28)
分类: 踏遍青山

梦绕绍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路吟着这样诗一般的语句,怀着拜谒一颗深邃而又博大仁爱的灵魂的愿望,来到了古越绍兴,撩开了她神秘轻柔的面纱。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出租车川流不息,一家家全国连锁店气派豪华,这不是我梦中的绍兴。走在弯弯曲曲的小巷里,吃着炸得热腾腾的臭豆腐,我寻找我的绍兴。绍兴人热情厚道,在突然而至的大雨里,操着我听不懂的方言为我叫来了出租车。坐着黑毡帽脚踏的三轮,看着群楼遮挡不住的黑瓦白墙红灯笼,我寻找我的绍兴。那黑瓦覆盖着的屋顶披着绿草,透着一岁一枯荣的生机。那白墙上有着烟火灰尘熏染的痕迹,诉说着说也说不尽的沧桑。那高高挑起的大红灯笼和金黄的酒幌,曾经点亮过多少梦想,招摇过多少激情?坐着竹板和篾席搭成的乌篷船,看着远处闪闪的渔火,近处岸边正在焚烧的香火,我寻找我的绍兴。临水人家的女人蹲在光滑的台阶上,淘洗做晚饭用的菜和米。晾着一长溜衣物的二楼阳台上,白发的老婆婆正倚门远眺,等着放学的孙孙归来。这些,才是我想象中的绍兴。

  三味书屋是非去不可的。从一扇油黑的竹门进去,我看到了“三味书屋”的黑色匾额,还有伏在古松下的肥大的梅花鹿。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惟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一幅抱对。匾中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当年那个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将砖头抛到间壁的小男孩,就是在这里向须发花白高而瘦的寿境吾先生行拜师礼,在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的导引下,开始了他的蒙学历程。鲁迅祖居、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咸亨酒店,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走过的道路,也感受到了他背后深刻悠长的历史、文化、家事渊源。

作为名人之乡,绍兴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除了鲁迅,还有晋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唐代的书法家徐浩、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诗人陆游、明代“画圣”徐文长、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侠骨柔肠的巾帼英雄秋瑾等等。绍兴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由于历代名人这种忘我精神的熏陶,才得以世代流传。

  绍兴不仅是名人之乡,更是名景之乡。不说那“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的东湖仙桃洞,不说那“兰亭旧种越玉兰,碧浪红香天下传”的兰亭国家森林公园,不说那记载着陆游与唐婉爱情悲剧的“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沈园,不说那“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的会稽山水,不说那因有千亩万株桂树而得各的香林花雨风景区,单是那旖旎秀美的水乡风情,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乘着古色古香的画舫,沿着古纤道穿行古老的浙东运河,青山如画,绿水晶莹,石桥参差,酒香醇朴。两岸粉墙黛瓦,青烟袅袅。一边在船内欣赏社戏,听越剧、绍剧、莲花落等地方戏曲,一边品尝地方风味的菜肴,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绍兴是我的一个梦,让我如醉如痴,让我亦真亦幻。我多想再一次去绍兴,就着茴香豆喝黄酒,坐着乌篷船听雨落浮萍。我更想成为一个绍兴人,在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中种豆植瓜,摘梅掘笋,领略美好的四季田园风光。

(原载《泰安日报》 20015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幕落的时候
后一篇:钥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