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发(一) |
代价
下午4时多,我午睡醒来,看看身边没人,便大声叫起来:“妈,妈——”母亲大约在楼上打扫,没有听见。我想起,小儿夜半醒来,总也会叫嚷:“妈,我要撒尿!”
于是我不再叫喊,用一张四条腿的凳子和我的左腿,走到沙发跟前坐下,思考这其中的关系。好久,我终于明白,我透支健康的代价,就是不仅没有能力照顾年幼的孩子,而且还要让白发的老母亲伺候我吃喝拉撒。
是为不慈,是为不孝。
还有没有别的?当然有。不是一贯认为,朋友之交,义薄云天吗?可现在,只能受,不能给,让亲朋好友为自己牵肠挂肚,叹息流泪,一次又一次沉甸甸地奔波在去医院的路上。
是为不仁,是为不义。
还有吗?往日里病态地欣赏那一个“苦”字。学要苦学,干要苦干,恨不能日行千里路,夜读万卷书。结果呢,在龟与兔的赛跑中,我成了那只跑折了腿的兔子,只能在树底下睡觉了。
是为欲速则不达。
还有那些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爱恨恩怨、冷暖炎凉,以及一些琐碎的争执、怄气、流泪……都曾经当做是生活、生存、生命中本质的东西,看得很重很重。而不得已居于一室之隅后,一切不仅轻得缥缈,而且远得恍惚。
是为没有铁肩担不得道义,没有妙手著不成文章。
一位朋友告诉我:桑塔纳跑够19万公里,就得大修一次。我笑曰:本来40岁跑够19万,我跑得太快,30岁就得大修了。而实质上是,19万只是一个距离数字,跟生命的终极目标没有关系。年轻与健康诚然是人生最大的资本,然而不加节制地支出,必将导致一文不名的贫困。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是珍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业。
(原载《太原日报·周末》 1999年5月14日“周末留言”,责任编辑:刘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