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营养的“食疗牛奶料理”(转贴)

标签:
美食/厨艺美食恋上美食梓晴牛奶 |
分类: 汤羹粥谱 |
500年左右陶弘景写的《本草经集注》中就对牛奶的功效有了一定的认识,随后,历代医家不断完善。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牛奶可以“补益劳损,润大肠,治气痢,除黄疸,老人煮
粥甚宜”的记载。
进行适当的加工,或和其他食物一起进行调配,可制成各种“食疗牛奶”。当然牛奶品质越好,食疗的
效果也就越佳。从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牛奶来看,特仑苏是食疗牛奶料理的最佳之选。
1、牛奶粥。
鲜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先将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汤,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搅拌,充分溶解即成。早晚温热服食,注意保鲜,勿变质。可补虚损,健脾胃,润五脏。适用于虚弱劳损、气血不足、病后虚赢、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等症。由乳品加工厂生产的牛奶粥有多种配方,形成甜、咸等不同风味。其杀菌时间短,营养损失少。
2、鲜奶玉液。
粳米60克、炸胡桃仁80克、生胡桃仁45克、白糖12克、牛奶200毫升。
把粳米洗净,浸泡1小时捞出,滤干水分,和胡桃仁、牛奶加少量水搅拌磨细,用漏斗过滤取汁,将汁倒入锅内加水煮沸,加入白糖搅拌,待全溶后滤去渣,取滤液倒入锅内烧沸即成。本品可补脾肾,润燥益肺,适用于咳嗽、气喘、腰痛及津亏肠燥便秘等,并可作为病后体虚、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性功能低下、老年便秘患者的膳食。空腹饮用或早晚佐食均可。
3、厚奶
制法:把牛奶烧开加入3%~7%的淀粉或糕干粉、藕粉等,使牛奶变稠,稍加糖即可。
作用:本品适用于习惯性呕吐、反胃和需要增加能量的患者。
4、蛋奶
制法:先将鸡蛋煮老,去掉蛋壳、蛋白,用勺子将蛋黄研碎,加入牛奶充分混合即可。
蛋黄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外,还含有铁、磷等物质。
作用:本品适用于缺铁性贫血,以及需要补充钙质的四五个月的婴儿。
5、自制脱脂奶
制法:将牛奶煮开,静置数小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即脂肪,此法一般可去掉80%的脂肪)即成。
作用:本品适合于喂养患腹泻、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婴幼儿。
由于去掉脂肪的牛奶含热量低,缺乏维生素A、D等,可用其他食品补充,病愈后应继续喂全脂牛奶。
6、奶茶
制法:先用开水浸泡茶叶,然后趁势把它倒进煮沸的牛奶中。至于加糖或加盐,则可根据个人的口味而定。牛奶中加茶叶以后,使两者特有的香味融于一体,营养成分相互补充,抑制了牛奶的腥味和茶叶的苦涩味,饮用起来味道更加浓郁、绵长。
作用:奶茶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也适合于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人饮用。对酒精和麻醉药物中毒者,它还能发挥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