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课分为固定的几个部分,分别为课前单词、听英语故事、我是口译员、小小英语剧、故事大王、辩论赛等。根据不同的课本内容和语言重点,分别有所侧重。下面对上述诸项分别简要说明。
课前单词:如果孩子不具备一定量的单词,那么学好英语无从谈起。我们玩《新概念英语》,必要的单词也是需要的。当然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至造成过大心理压力,每一课中对于单词的要求都是循序渐进的,先后经过“听—念—说—用”四个环节之后,在每课结束时才要求孩子把该课的单词背熟。
环节一,听懂单词。只要求孩子能够听懂新一课的生词,完全不用去想它长什么样儿,由哪些字母组成,只管听着单词的发音,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即可。
环节二,会念单词。在听熟单词的基础上,让孩子看着单词能够念出来,同时脑子里想单词的意思,建立双语互译的关联。
环节三,听汉知英。听到单词的中文意思,孩子可以说出来其英文,这是反向建立双语互译的关联。
环节四,单词造句。让孩子把单词用在想说的话当中。
这四个环节并不需要孩子一鼓作气连续完成,而是巧妙地嵌在后面的其它各种游戏当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要求。
等到四个环节都完成以后,再要求孩子把单词记熟,具体要求是:听到英文马上知道什么意思并能翻译成中文,听到中文马上能够反应出其英文意思,并能够把单词活用在合适的句子当中。
听英语故事:开始这个游戏之前,需要嵌入记单词的环节一,听懂单词。开始不宜过多,以五六个单词为好,等孩子适应后,再逐步增加数量。如果孩子以前从未进行过听力练习,那么家长可以在确保课文中基本没有听不懂的生词的前提下,告诉孩子:你好象可以听懂英语故事了,然后用很慢的速度,声情并茂地给孩子念课文,如果家长念不了,那么可以放录音,但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孩子有听力练习的基础,则可根据孩子的听力水平,调整合适的语速,主要就是让孩子能够听出来夹在句中的生词,并在脑中反映其意思。课文只是故事之一,再好的故事讲得次数多了,也会无聊,且对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这时候,家长可以转换课文,换句话说,在原文基础上重新编故事,时间、地点、人物等都可以转换,但该课的语言点和新学的生词无论如何得保留在新故事当中。其目的,是让孩子在保持兴趣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进一步强化相关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