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散记(十二)——“幽默”的德国人(2)

标签:
赴德散记民航行李箱瓦哥育女辛经 |
分类: 走马观花 |
(接前)讲到他跟中国的渊源,瓦哥出人意料地把他的行李箱往讲台上一放,指着上面一个小小的标签对我们说:“我1984年就去过中国,当时用的就是这个行李箱。你们看,上面的民航标签还在呢。”
大家凑近一看,果然是民航标签,而且真的是“中国民航”——跟现在的完全不同了,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在爸爸出差的箱子上见过类似的标签。这也实在太夸张了!1984年到2009年,整整25年哪。瓦哥居然把这个东西留了那么久!
瓦哥的这一手,着实让在座的诸位中国人愣住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想起应当给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呱唧呱唧。哗……
瓦哥给我们看的,不是标签,是感情……
还有一位老师,名字忘掉了,只记得是个身高两米以上的大个儿,咱们所熟悉的德国人里面,似乎前总理科尔的个头儿与其不相上下。
老师讲课倒是平淡无奇,有意思的是讲课间隙,人家突然想起要给我们展示一下德国人的幽默感。
怎么展示?我们有点好奇。只见老师不断地在他的电脑里打开文件,象是在找什么东西。
说实话,看着大屏幕上显示老师电脑里的文件一个个被打开,我还真替他捏把汗——谁也不敢保证个人电脑里没点小秘密什么的,万一当着一群中国男女客人的面打开了不该当众打开的文件,尽管不至于影响中德传统友谊,但至少会让大家感到有点尴尬吧?
就在大家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老师总算找到了要找的文件,看着文件的图标,居然还是个视频文件。
老师鼠标一点,视频开始播放,一个上身裸露的瘦弱白人男子出现在屏幕上,大家于是屏住呼吸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