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届柏林电影节尘埃落定,土耳其和德国合拍的“蜂蜜”获金熊。“蜂蜜”是我这次碰巧看过的影片之一。这话听起来简单,其实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高难度的。
柏林电影节从2月11日到21日,在柏林的大小影院总共放映一万五千部电影,其中除了参赛的二十几部片子以外,还有“青年论坛”,短片电影,经典回放,电影市场,青少年电影节等等。每天早上从9点开始,持续到深更半夜。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早上11点以前和晚上23点以后的片子是不予考虑的。剩下的时间满打满算可以看四部电影,刨去吃饭喝咖啡聊天和从一个电影院赶到另一个电影院的时间,一天只能看3部电影。有的电影即使想看,也不一定有票。有个熟人,东奔西走地看了十天的电影,不但获金熊的电影没看上,连银熊的电影也基本上没看上。这就像去庙里拜菩萨,大小菩萨一路拜过去,却把最要紧的中间的那一个错过了。虽然无伤大雅,但总是有点不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论坛里的一部台湾片,叫“一页台北”(Au revoir
Taipei)。清新活泼充满生气,整个班子都是年轻人,站到台上跟观众交流时,个个英语流利,轻松自然,真正让人刮目相看。那个帅帅的年轻导演据说已经得过一次银熊,可惜我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怎么写。其中有个很80后的情节:三个小混混绑架了一个人,然后开始讨论去哪里买外卖吃。看这三人争不出名堂,人质就向他们推荐了一家饺子店。等再下一个镜头,这三个混混已经和人质在一起打开了麻将。一边打麻将,一边轮流审问这个人质有没有女朋友。人质从实招来,三人轮流给人质支招如何让他女朋友把衣服脱下来。最后他们一边打电话威胁要撕票杀人质,一边哥们兄弟地拍着人质的肩膀让他别当真。另外还有几部台湾片,也都很青春很活泼。总的感觉是,台湾年轻的电影人,不再装深刻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把电影拍得轻松而不做作。

主会场
看了这么多电影

年轻的台湾电影人

右边:导演 左边:男女主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