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柏林电影节看“三枪”

(2010-02-17 02:20:35)
标签:

影视

柏林电影节

三枪拍案惊奇

张艺谋

文化

分类: 闲闲聊

     在柏林电影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们才到了柏林。这有两个好处,一是不必为带什么衣服参加酒会费心。二是电影节进行了一半,很多电影已经有了定论,可以冲着自己感兴趣的电影直奔而去。至于那些国际国内大明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看明星还是应该在电影里看。见了本尊多半都会失望。

     第一场就去看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一行十个人,那个最不愿意去看这场电影的,是我这个唯一的中国人。因为我很早以前就看过“Blood Simple”这部由柯恩兄弟1984年拍摄片子。据张艺谋自己介绍,他有一次在嘎纳电影节看了这部片子,从头到底一句话也没有听明白,但基本上把情节都看明白了。他的“三枪”基本上就是把发生在德克萨斯州的故事搬到了中国西部的某朝某代,所有的情节,包括很多镜头,甚至对话都是照搬不误。只有大门牙和他女朋友是另加上去的。

     一千多人的影院,基本上满座。相信其中的一半,都看过那部美国影片。所以,大家关心的并不是故事情节本身,而是张艺谋怎么讲述这个惊险暴力并充分揭示了人类本性的故事。据说这部片子有国际国内两个版本。国内的没看过不好说。国际的这个,从头到底还是比较能抓住观众的。但观众的笑点不一样。比如说很多国内的时髦用词,基本没人笑。赵大叔瞪个斗鸡眼出来,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奇怪。擀面条那场戏,博得了一个满堂彩。大约十分钟以后,有三四个观众悄悄退了场——这在电影节很正常。

     德国人一般认为,艺术家的意愿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如果张艺谋愿意拍这样一个Remake,如果他愿意把惊慑恐怖剧拍成喜剧,那是艺术家的创作自由。没人提及雅俗和品味的问题,也没有人觉得自己的智商上受到什么侮辱。至于一个国际级的大导演是否有必要对那样一个档次并不太高的美国片冷饭热炒,有人持疑惑态度。但对于画面的处理,媒体几乎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虽然这部片子跟西方观众期待的张艺谋作品有很大的出入,但看完以后,全场还是热烈鼓掌。

     有一部德国电影,因为老拿女人的胸部说事,影片结束后非但没有人鼓掌,反而有十几个观众站起来,大声喊“狗屎电影!”大家也都一笑了之。电影节上的电影有狗屎有鲜花。或者是同一部电影有人觉得是狗屎也有人觉得喷喷香。这都很正常。柏林电影节办了60周年,培养出了一大批有品位有理智的电影观众。这应该说是柏林电影节的成就之一。

              在柏林电影节看“三枪”                                看电影以前,先把评论写好?

                              在柏林电影节看“三枪”                                还是用了中文片名。

                                英文片名是:一个女人,一把枪和一个面条店  估计票面上印不下

                               在柏林电影节看“三枪”                                  一片漆黑看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岁月如歌
后一篇:电影节看电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