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考驾照的时候碰到一道选择题:当你在行车的时候,路边滚出来一个皮球,你是原速行驶,加速行驶,还是减速行驶。
我那时候已经对德国人知己知彼,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减速。我想,如果选择里有刹车这一说,我就坚决刹车。如果一个皮球滚出来,就意味着后面有可能跟着一个或者是一堆追赶皮球的孩子。这些孩子追球的时候会不管不顾。所以应该减速,以防万一。虽然我路考栽过两次,但理论考试却一次性通过,而且是连德国人也很少能考到的全对。
在德国的马路上经常看到这种情况,红灯亮着,绿灯方向一辆车也没有。但路人都站着不动,直到绿灯亮起来才穿越马路。不是德国人太死板,因为据说也许此时在某个窗户里,或者某辆汽车里有个孩子正在向外张望。这个孩子由此会得出一个结论,原来红灯亮的时候穿马路一点也不危险。那些路人都是在给看不见的孩子做表率。表率做长了,也就变成了习惯。
也会碰到例外的时候。
有一次下着雨刮着风,一个灯红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而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于是一个跟我一起等着过马路的老太太看看我,自言自语地说,这里没有孩子吧?然后她就闯红灯过了马路。我也就跟她一起过去了。感觉上好像不跟她过去,有点假正经的样子。
还有一次也是刮风下雨,一个红灯很可疑地亮了很长时间,让人觉得有可能是灯坏了。这时候一个年轻人嘀咕,说这里没有孩子,过去算了。另一个年轻人很坚决地指指马路对面,原来那里有一个人带着一只狗在等着过马路。那条狗蠢蠢欲动,而主人正把红灯指给它看。于是我们这边的几个人类就很耐心地配合狗主人的教育工作,继续耐心等绿灯亮起来。
九月初开学时,很多马路上会临时竖起牌子,提醒开车人,请注意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们,因为他们还不懂交通规则。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警察叔叔就会深入到各所小学去。先上一堂理论课。为了让孩子把理论听进去,专门有受过木偶表演训练的警察,为刚入学的小学生表演一场交通规则的木偶戏。然后带着小学生上街散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过斑马线,应该怎么看红绿灯。这时候的警察穿一件闪闪发亮的反光背心,高举一个同样闪闪发亮的红色牌子。碰到这样的场合,马路上的行人都分外提高警惕,怕一不小心给做了反面教员。
很多年以前在汉堡一条马路上有个小学生在绿灯刚亮起的时候冲过马路,正好有一辆车闯红灯,车速快,没煞住。理论上讲那孩子一点也没错,可是命都没有了,谁对谁错有什么用呢?
从那以后,警察叔叔到小学上交通课的时候又多了一条:过马路不但要看灯,也要看车。因为灯不开车,是人在开车。人有的时候也会犯错误的。
而在那个孩子出事的路边,竖起了一个小小的十字架。每年春天,孩子的家人都不会忘记在十字架周围种上鲜花。它时刻警示着每一个开车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