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因自己的不良品德行为影响孩子
(2012-07-04 09:53:29)
标签:
教育孩子培养人才品德修养意志品质育儿成才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家长 不要因自己的不良品德行为影响孩子
李晓东
育儿成才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是每位家长责无旁贷的职责,也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家长如果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成功感,给孩子带来美好的前途,还会给全家带来幸福和快乐,同时也为国家输送了优秀人才,更是对国家的贡献。
但是,如果家长的思想品德不高,不能给孩子以正面影响,或者家长有不良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孩子不成材甚至走下坡路。孩子一旦走了下坡路,自己就会感到前途迷茫,家长也会由此产生育儿失败感,还会因此给全家人带来负担和苦恼……
孩子的不良行为常常是受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影响的,但更多的是受家长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少数家长不读书、不看报,行为粗鲁、满嘴脏话;有的家长思想意识不正,坑蒙拐骗偷;有的家长违法乱纪,制假售假损人利己;个别有钱有势的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还有的家长追求低级趣味,吃喝嫖赌抽,观看黄色网站、阅读淫秽书刊……他们给子女树起了坏榜样,这样的家长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坏影响。
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家长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不仅自己行为不端,而且会影响孩子行为不良,甚至会诱使孩子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有关研究表明:13~15岁是孩子不良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孩子犯罪的高峰期。孩子的不良行为之所以多发生在初中时期,是因为在这一时期的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而主要是由于家长教育的不当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孩子品德行为不良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警告我们,如今孩子的不良品德行为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对孩子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独立思想尚未形成,受家长价值观念和品德不良、举止不雅等言传身教的影响,孩子就极易染上恶习。如果长此下去,他们就会成为不良品德的问题少年。
比如有的孩子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整天上网游戏,进而荒废了学业;有的孩子羡慕虚荣,过分追求高消费和时尚进而成了追求低级趣味的人;有的孩子重“江湖义气”,与不三不四的孩子整天混在一起;有的孩子好恶颠倒,甚至偷摸拐骗不学好……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最终诱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的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子女言传身教的榜样;建立良好的家风,养成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综上所述,家长的品德行为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家长言谈举止的潜在影响比学校有意识的品德教育作用更大。总之,家长对孩子品德行为的重视程度和家长素质是影响孩子品德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长不良品德行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我们每位家长都要严以律己,为孩子树立好正面学习的榜样。同时,家长应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一些不良嗜好和不良品德行为,以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欢迎浏览点评以下博文:
上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