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带着俭朴上大学

(2010-03-27 14:37:55)
标签:

成功家教

教育孩子

育儿成才

孩子成长

大学生

高考学子

金榜题名

思想教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让孩子带着俭朴上大学

                          ——写给即将迈入大学校门学生的家长  

李晓东 

      儿子大学毕业了,怀里揣着学士学位证书、英语四级证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证书......满载而归。

     全家人皆大欢喜,唯独我这个当父亲的仍不依足。翻看儿子那乱七八糟的行李,简直像个丢盔弃甲的逃兵。儿子不屑一顾地解释:我这就算不错了,扔毛毯、丢衣服、鞋的,砸锅、扯书的.......有的是!不就是双冰鞋吗,能值几个钱?我爸就是“扣”!我知道儿子是对我刨根问底地要找回那双被他弄丢的冰鞋有意见!我可不这么认为。俗话说:“成物不可损坏,东西也不能随便丢弃”这是古训。所谓:“破家值万贯”,谁能保证哪件旧物永远派不上用场?再说了,在我眼里,儿子浪费的地方太多了:看同学有电脑,非花一万多元买台“联想”,没过一年又想换个“笔记本”。新买的手机,没用上一年,已面目皆非,换了个“小灵通”,半年后又摔断了天线(扔了可惜,用着不灵敏)。那“半导体”、“随身听”、“电子辞典”说买就买,也说坏就坏,说丢就丢。挺好的衣服不时兴了,说不穿就不穿了,还要再买新的。更让我看不惯的是,渴了买饮料,食堂饭菜不可口,还要上饭店......四年的大学几乎花掉了我的四年工资。

    儿子之所以不注意节俭,我想与家长和亲友们的溺爱有直接关系。“你要是考上大学,要啥给你买啥!”这是妻子对儿子的承诺。于是,刚进大学校园,什么衣服、鞋袜、箱包、手表、手机.....旧的都换成了新的。还再三嘱咐儿子:“别舍不得,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缺钱跟妈说……”儿子有了这“尚方宝剑”,还用得着节俭吗?周围的亲朋好友们也主张给儿子多花钱,一方面,孩子考上大学,值得祝贺也应该奖励;再者,孩子到大学,各方面“拿得出手”会让别人高看一眼,若是太“寒酸”会让人瞧不起.......

    其实,孩子考上大学, 是可喜可贺的事,以适当的形式鼓励孩子,并为他到一个新的环境去独立生活添置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又摆“状元宴”、又换“新行头”,甚至大手大脚地花钱,还样做不仅铺张浪费,也会使孩子造成贪图享受、攀比消费、羡慕虚荣、不尚节俭的不良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人所熟知的全世界第一个私人资产超十亿美元的大富翁。但他对子女的花钱却“卡”得很紧。他规定,按不同年龄分给小孩一定的零花钱:七、八岁时每周30美分,十一二岁每周1元,同时鼓励孩子做家务劳动赚取报酬,打死10只苍蝇1美分,擦皮鞋一双5美分,刷碗、洗衣服、收拾房间各若干。孩子们便都抢着干。后来当上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当时9岁)和后来创办新兴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7岁),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为全家人擦皮鞋。后来,任大通国民银行总裁的小儿子戴维,读大学时也同样恪守家规节省每一分钱,同学们发现他总在记些什么,趁其不在翻阅了他的小本本,原来记的是买书花多少钱,吃饭花多少钱......洛克菲勒认为:“今天的许多孩子有一种倾向,走最容易的路,走阻力最小的路”他要让儿女们在这方面从小得到磨练。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道德不遗财”的传统美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仅有助于孩子消除“骄、娇”二气,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而且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即使现在家庭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对孩子来说,还是应该让他们知道俭朴的重要性,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为好。

    家长们要认识到,俭朴绝不只是节省几个钱,俭朴是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这种财富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如今,那些金榜题名的学生家长,正考虑为孩子置办上学用品。在此,我劝每位家长,牢记那条已被实践所证明了教育原则"再富不能富孩子",应该把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勤俭朴素的好作风、刻苦钻研的好学风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带着这些思想作风走进大学,在孩子们的心中永远牢记“以俭促德,德以养俭”,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欢迎浏览点评以下博文:

欢迎加入《家庭教育随笔》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jy81

下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
■慧儿金轶东
■一对孪生小画家
■三岁识字三千的黄军泽
■苏州“三好学生”——朱骁洵
■张驰是剑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
■l带给我们的启示
■她送儿子上耶鲁大学
■孔子告诉我们些什么?
■伟人成才的奥秘
■我爸爸妈妈说……
■少年大学生——施展
■学与不学大不相同
■台球“神童”带给我们的启示
■家长不宜炫耀“孩子好”
■教孩子知法懂法守法
■女儿与动画片
■教子勿强制
■培养孩子与“吃苦”
■孩子有知心话愿意对谁讲?
■孩子聪明的关键是教育
■读书与“数字三”

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中小学生午睡好
■写给同龄人
■从学骑车想到的
■成材需读书
■帮助孩子调好人生基色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潜能开发
■“少年文学家”杜影
■“无师自通”的小诗人—田晓菲
■连续跳级的孙沁莹
■白居易所受的早期教育
■给各位博友的信
■13岁考上“国防科大”的那威
■ 什么最重要?
■帮孩子提高eq能力
■谈孩子学习的“最佳期”
■什么是早期教育
■知识分子家庭的早慧儿—吴燕
■欧阳修学写短文
■刘亦婷为什么能到“哈佛”读书?
■六岁学高中功课的刘小斌
我家育出了“一龙一凤”
■什么是早期教育
■五岁的“大学生”小津津
■鼓励孩子练一手好字
■写给孙儿的一封信
■老人对隔辈孩子的教育
■闲谈"朝三暮四"
■儿子高考落榜之后
■《我长大了》电视片告诉我们什么
■写给儿丶儿媳的信
■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
■克里夫 · 杨 跑了个第一
■快速阅读法
■说说教孩子说话
■育儿成才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关注孩子的性发育
■困难不是借口
■韩愈的“符读书城南”
■谈早期教育的广泛性问题
■读书与兴趣
■让自己真正成为育儿成才的家长
■孔子怎样学习?
■让孩子明白“人为什么活着?”
■选书、读书的原则
■胎教——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
■胎教——育儿成才的基础教育
■预测孩子的发展
■培育好孩子是家中的大事
■重要的是继承精神遗产
■家庭非有书不行
■帮孩子选择职业
■值得借鉴的犹太人育儿经验
■成才要诀
■谈勤奋刻苦思想作风的培养
■一封陈旧但仍可一看的信
■千万不要忽略了精神财富
■认真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
■父母育儿要有危机感
■谈孩子教育(学习)的“最佳期”
■让孩子充分利用图书馆
■“胡萝卜加大棒”
■谈找对象
■给各位博友的信
■谈谈对孩子的“智谋”教育
■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
■须向孩子输入的几个基本观念
■创新人才的培育
■用“重复法”教育孩子
■每个孩都能成才
■“知识改变命运”
■谈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关于早期教育中的几个话题
■说说孩子的“潜能”
■孩子不愿吃蔬菜怎样办?
■几个早期教育实例
■学生“好与差”的区别
■关于孩子的定向发展问题
■积极认真培育好孩子的记忆力
■“知识改变命运”
■婴幼儿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表扬、鼓励、批评
■不能娇惯孩子吃独食
■青春期恋爱箴言
■人生的信念
■说说"教育爸爸"
■人生至要是读书
■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是教育孩子的要招
■我们怎样还孩子的债 
■一个衣服穿得少丶睡觉也少的孩子
■育儿成才的四大法宝
■在人生的长跑路上
■ 成功丶成才要言
■四种马、四种人、四种学生
■家长自身素养是教育孩子的要招
■走好人生的道路
■书,非背不能读
■一切事情都应按规律办
■他们怎样成为作家
■多鼓励孩子
■刻苦会使人生更美好
■刻苦是成功的基础
■战胜不良的自我意象
■需尽早人生理想当众讲话能力
■口吃是可以自我矫正的
■" 有空赚钱,没空教孩子"的苦果
■家长应学点"人才学"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修课
■让孩子带着俭朴上大学
■紧张的学习离不开积极的休息
■每个孩都能成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