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关于学习的对话(三)

标签:
幼儿早期教育家长科学育儿培养孩子成才望子成龙勤奋刻苦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父与子关于学习的对话
(三)
父:前不久,报纸介绍了一个十三岁学生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大学);辽宁盘锦的张炘炀,十岁时考上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不满十四岁他又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
子:啊!真是了不起!他们是怎么学的呢?
父:是啊!我也在琢磨。哈尔滨那孩子的父亲有风湿症,母亲丢下他们走了,他和父亲靠低保维持生活。他每天要承担家务,照顾父亲吃药,然后完全靠自学;后一个张炘炀也是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学。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对学习有兴趣、并能主动的学;都能特别用心的自学;学习时效率高、进步快。
可是我们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是随帮唱影的随大流学。因为心思全没在学习上,所以尽管学得时间很长,效果却不好,关键是没“钻进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子:是!我过去就常常把写作业当做负担,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写……
父:这是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重要问题,只有能主动学的学生才能学得好。
子:是的,我过去一直是被动学习的,所以没学习好。这些日子我明白了,只有自己主动想学才能学好。
父:我看你这些日子一直在用功,我感到孩子能不能学好,确实与家长有很大关系。我是看了点书才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也说明读书的重要。
子:爸爸,我看了您给我买的那本《青少年成才读书》,好处太大了。
父:说说你的看法。
子:我知道了那些伟人都是因为读书才成为伟人的:孔子、孟子、范仲淹、孙中山、李大钊、周恩来、鲁迅、郭沫若……他们都是从小就读过很多书的人。
父:不读书的人,只能是像爸爸这样普普通通的人,我现在读了几本书,已经感到有很大收获。
子:还有,我发现伟人都是勤奋刻苦的人。郭沫若说:“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鲁迅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我今后也要勤奋学习,多读一些书。
父:好,咱爷俩都多读一些书。
子:可惜咱们读书开始的太晚了,现在读书的时间不多,周恩来、鲁迅……他们小时候就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我小时让您给我买《西游记》您却没给我买,还说那是“闲书”……
父:那时候爸爸太糊涂了,看那书挺贵,就没舍得……
子:人家陈杰上学前就读完了很多书,他知道的事可多了,还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呢!
父:唉!那我们就后撵吧!
子:现在学校功课多,课余时间少,只能挤时间读了……
父:只好加油去补课了。
通过父子对话,使家长明白必须积极抓孩子教育,同时使孩子认识到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勤奋刻苦学习,并且应当多读书。家庭教育远不仅仅是这么点问题,但这里只能提个线索请家长多思考,以帮助孩子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