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早慧育儿成才聪明兴趣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过去有些人常称运动员和体育家为“体育棒子”,甚至讥讽为“四支发达,大脑平滑”,这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冷静想一想,人们所以这样说,也不能说没有一定原因。
近年,我们出现了很多有很好文化修养的运动员和体育家,这里介绍的是一对体育家夫妇的家庭教育,它会对体育界内外都有良好的启示。
男方的名字叫钱澄海,他原是中国男篮的后卫,曾经扬名国内外球坛。后来曾经当过中国男篮的主教练;他的妻子名叫张晓霞,曾是中国女排主力二传手,文革前曾去波兰参加世界女排锦标赛,那时获得第六名,在当时说,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后来任《新体育》杂志社人保科长。
1961年,这两位体育家由于彼此兴趣相投而恋爱结婚,转年就生了他们的第一个爱情结晶——胖小子钱鹰,起名鹰,就是期望儿子能象鹰那样高飞。他们可不是头脑简单的人,在繁重的体育活动之余,他们还挤时间积极的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四年后,他们又生了一个男孩,父母对孩子期望更高了,干脆给孩子起名钱进,这可把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的心情都显露出来了。
他们教育孩子很有点民主精神,用他们的话说叫:“又管又不管”,他们积极教育孩子思想品德、文明礼貌,注意孩子理想、意志的锻炼,有时甚至十分严格,可是对孩子兴趣、爱好、却很尊重。
在他们教育钱鹰影响下,两个孩子身体好,也爱好体育运动,大孩子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时是校篮球队的中锋,是排球主攻手,而且是校铅球、铁饼、标枪的冠军;老二在北京读重点高中时,也是校篮球队员,还是校田径赛的几项冠军......
正因为他们身体好,所以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学习成绩一向都很好。
也许有人想:他们的孩子有良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去专门从事体育运动呢?他们认为:人的爱好是十分复杂的,既要尊重个人的爱好,也还有他们愿意根据国家需要、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体育家的家教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教育文章列表
- 欢迎浏览点评:
-
■怎样做个好父亲? ■学生学习的“实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