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七岁看老”说起

(2008-05-12 20:39:11)
标签:

早慧

育儿

成才

聪明

兴趣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从“七岁看老”说起
                     ——高度重视婴幼期教育
                        中耀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还有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家长应当怎样看待这种说法呢?
  应当说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既然多少年来、多少人这样说,终归有它存在的理由。
  可是,有很多家长却未必相信这话,否则,为啥有那么多家长没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呢?倒是有不少家长在申斥孩子时说:“瞧你,‘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天生你就是个没出息的货!”用这种话责斥孩子,实在是伤透了孩子的心。家长的申斥是不对的,因为孩子即使真的没出息,首先也是大人的责任啊!是大人教育的不得法,才让孩子的才能发展受到阻碍,大人应当负起全部的责任。
  现在回过头来说“七岁看老”问题,因为孩子到七岁,他的思想、生活等很多方面已经初具雏型,他将带着这些烙印向前走去。一个多方面发展良好的孩子,他将具有良好的品格,努力奋进;反之,一个某些方面很差的孩子,他必将带着各种毛病歪歪斜斜的迈进。说不定途中还会几次摔倒或误入歧途而不能笔直前进,这可不是个小问题,且看几位名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鲁迅说:“童年的情形,就是将来的命运。”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重要性程度上,超过儿童的一生任何阶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在这以后,教育还要进行,人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您精心培育的花朵,在五岁以前就已绽蕾。”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我们知道幼稚期(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
  教育家陶行知说:“凡人生说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期间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教育,需要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养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以上这些人的话,已经十分透彻而深刻的阐明了这中间的道理,一切已经勿须多说。
  既然幼儿时期这样重要,那么当父母的就应当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抓紧对教育孩子的有利和有限的时机,千方百计的教育好孩子,而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怎样做个好父亲? 关于学生学习的“实话实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