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资弹弓用尽时
中国建筑6月5日上会,标志着管理层对于国有资产的证券化融资脚步仍然没有停息。困扰着A股市场,也使得A股市场从6124点下跌到2990点的一个根本性因素仍然没有改变。大小非解禁是股改后的硬伤,再融资和IPO发行则是管理层的增肥计划,伤口未好却徒增肥肉,其结果只有伤口扩大,不断恶化。笔者认为,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A股市场的资金将不断流失,当两市的市值与存量资金接近时,甚至超过存量资金,那么再多的利好也无济于事。在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在上市公司的业绩走向下坡路的前景下,在市场各个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断榨取的环境中,A股市场将继续疲软下去,恐怕接下来几年都难有牛市出现。最为可悲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支持国家融资增肥的是普通散户(基民),支持机构(上市公司、基金、券商等)牟取私利的普通散户(基民),到最后血本无归的牺牲者还是普通散户(基民)。虽然愿赌服输,但希望管理层能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除了中国建筑筹备上市这则消息之外,还有两则消息值得注意:第一则,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办事效率超高的沪深交易所终于是将2007年的年报基本审核完了,估计等到2008年年报出来的时候他们可以全部审完。审核的结果是,有200多家企业在年报中出现了重大遗漏或错误。这是什么概念?截至目前的审核进度,已经有超过10%的公司年报有问题,那么我们辛辛苦苦钻研的年报还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第二则,深交所发现了上市公司的八大问题,第一,公司治理包括独立董事履职情况与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公司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第三,新会计准则执行不够规范。第四,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更正影响投资者判断。第五,未能严格按要求披露高管薪酬情况,有196家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未明确披露的薪酬是否是为税前的薪酬。第六,实际控制人披露不详,有25家公司仅将实际控制人披露至集体企业层面,其真实控制人不明;部分公司所披露的大股东为循环持股方式,从其股权层面难以追溯到最终控制人。第七,内控披露有待规范,有37家公司未按要求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第八,股权激励实施仍存在问题,个别公司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要求,根据授予职工股份的公允价值,正确计算相关成本或费用,未充分估算实施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影响,对投资者形成误导。
呵呵,读完后真让人沮丧。希望上交所也公布个“八大问题”,希望这些出问题的上市公司能知错就改,希望证监会心狠一点。笔者一直认为借壳上市完全可以取代新股上市,甚至可以取代IPO发行,这不但可以剔除那些早该退市的差公司,更是对股市的负责,对股民的负责。一锅粥里出现了令人恶性的东西,如果粥不舍得倒掉,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把那个令人恶心的东西给钥出来,否则继续加水继续加米,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回到盘面上看。基本和上周没什么区别,仍然有21只非ST个股涨停,游资还没有正式退居二线,在基金和券商这样的大机构没有作为之前,他们仍然抓住一切机会在市场的小盘低价股中游走。但是目标感明显有些混乱了,这也使得市场热点分散,没有核心板块。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指标股有所企稳,仍然在低位使用各种手段吸收筹码。电力、券商、通信、灾后重建等板块轮番活跃,但受量能不足制约,下午很多题材性热点上攻持续时间均不是很长,热点轮动过快显示市场局部作多信心并不是很强。笔者感觉游资的弹弓基本用尽了,该炒的板块该炒的个股都被翻了一遍,那么接下来会是怎样表现呢?(具体可参考文章《每日精点(5.30):六月上旬股市继续“冬眠”》)
查看六月冬眠全部理念类文章,请点击
理念随笔
查看六月冬眠的全部炒股秘笈,请点击
股市秘笈
注:分析评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博客评论栏里广告泛滥,删得手疼,干脆让其自生自灭吧!对付杂草的最好方式不是一把野火烧掉它,对于牛皮癣的最好方式是懒得理它。
精品原创返回首页精品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