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2007-12-28 12:51:58)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行走40国

陈香梅

陈纳德

飞虎队

岭南会客厅

分类: 【名人与我】


  作为名人访谈栏目《岭南会客厅》的制片人,能请到美国华人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女士来节目作客,“行走40国”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就献上访谈的第二部分,听陈香梅叙述她与陈纳德将军婚后的艰难生活。。。。。。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陈香梅 出生名门,父亲陈应荣是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当过教授外交家。母亲廖香词也曾留学欧洲,成长在诗书世家,
让陈香梅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外祖父的启蒙下,她对文学的兴趣日渐浓厚。她很早就表现出相当出色的写作才华,并且在后来的岁月中,她能撰写大量的文学作品。所以不难理解,走出校门的她能成为中央社第一位女记者,并收获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陈纳德 原是一位美国空军的退役上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华当任宋美龄的航空顾问。1941年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陈纳德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二年后“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成立,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飞虎队”。陈纳德担任飞虎队的最高指挥官。飞虎队在中国大部分领土的上空与日军的空中力量作战,为中国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截至抗日战争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 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飞虎队为中国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飞虎将军陈纳德也成为了一个传奇英雄。

 

  两个人的爱情在上海开花了。但这段感情刚开始并不顺利。陈纳德是陈香梅父亲的朋友,比陈香梅大三十几岁,甚至比他的父亲陈应荣还大了1岁。他们国籍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以陈香梅的父亲不太赞成他们的交往。老天不负有心人,在陈纳德的苦苦追求下,他的诚心打动了这个东方的美丽女子。渐渐地这个中国家庭也接纳了这位美国女婿。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跟陈纳德将军结合之后
这段婚姻生活
我们从报道上也看了很多
是相当美满的
你自己或者你怎么去形容
这11年的相处


我们相处了10年
10年期间经过了很多
怎么说呢
应该要处理的问题
因为中美的婚姻
都是有很多外人不能了解
同时因为年龄的相差
同时跟着他去美国
接受美国
(当时美国)南方的社会
根本上很少中国人
根本上我们去到住的地方
根本上一个亚洲人也没有的
在这个情况下要怎样适应(环境)
同时使大家能够接受(我)
这些都是要很大的努力


你记得当时最难的一次
或者一个情景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陈将军的家乡在南方
南方的人
我们刚去到的时候
那里没有见过一个黄种人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我经常出去演讲
跟社会上其他的人交结
尤其是 在美国
很多人觉得陈大将军当然很有名
为什么他在美国不选择一个
同种族的人结婚呢
所以很多人都会很嫉妒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我要克服很多很多困难
同时要表现出
我自己比他们一切都更好
这样才能使他们接受我
令大家知道
无论东方人西方人
其实相处的情况差不多
没什么大的不同之点


除了这个
种族的压力之外
年龄的差距有没有给你带来困扰 (有)


年龄相差这么大
很多各方面对事物的看法
有些不一样
所以很多时间
都要大家多点结合了解


你自己看回以前
这十年的婚姻生活
跟你结婚时想象的一样吗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我结婚的时候没什么想象
因为有太多想象可能就不能发生了
当然我们(共同生活)的时间不是很长
只有10年 10年之后
我自己就要在美国这个社会自立更生
他在世的时候 没什么困难
但是他去世之后
我自己在美国独立生活
这个情况之下
受到了很多考验和很多挑战


   陈纳德将军患肺癌病逝后,陈香梅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移居华盛顿。在这里,她孤身奋斗从头开始。她的英文版自转《一千个春天》在纽约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一年之内销了二十版。她以个人经历和中国问题为主题,在全美巡回演讲。接着,陈香梅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进军政界商界,终于大获成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十多年来,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先后有八位美国总统,都对这位杰出的华人女性委以重任。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你独自去面对 要打拼
面对各种压力的时候
你是怎样做得到的


我自己本人个性比较坚强
虽然陈将军去世之后
我知道自己要在美国生活
第一个在华盛顿居住
同时学习用英文演讲
我写了一本书
那本书《一千个春天》是用英文写的
那本书出了之后
洛阳纸贵
很多地方(都在卖)
这本书在美国是畅销书
美国各地方请我去演讲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
这本书出了之后
对我很大的影响
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从经济上来说
其实你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一定要去打拼或在社会上闯荡
但是为什么你还要求自己要这样做
而且更加选择了
不是一般的从商这样的渠道
更多在政治的层面
去介入美国这个主流社会


陈将军是有名 但是他没有钱的
所以他去世之后
我自己一定要维持生活
所以在这方面我都要去工作
再要工作 我自己想好要做什么工作
第一
去了华盛顿之后
去大学学演讲
学演讲之后在大学里工作
然后自己出书
又再去航空公司工作
在这个情况之下
受过很多困难
不过我觉得很多事情
困难要自己能够克服就行了


陈香梅述说为中国人争气的日子(图)

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
陈纳德夫人这个身份
是给了你帮助解决困难的便利
(还是)反而使你更困难呢

我觉得这个情况
对我反而更多压力
就是觉得
别人以为陈将军夫人应该怎样怎样
对你的期盼很大
你自己是能够做得到
所以这个情况之下压力很大


后来为什么你可以选择了
从政治层面介入(美国社会)


因为其实是
你知道当时(美国)华人不多
特别是进入主流的政界
因为我住在华盛顿
华盛顿是政治很敏感的城市
我自己受到了一种影响
同时见到很多华人
在美国根本是受歧视
所以我自己一定要奋斗
要令别人对我有一种尊敬
华人在美国的政界
很少有出人头地
多半是在教育方面或者商界方面
多做这些工作
但是政界方面
华人很少有什么成就
在这个情况之下
我自己觉得如果要在美国生存
在华盛顿生存
一定要在政界有所成就
要不就没办法生存


当时你其实是从哪一份工开始


我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工作
在那里工作 同时请一个教授
教我在美国演讲的技术
重新学习
同时对美国
多读关于美国的政治历史的情况
多了解
在这方面
对于自己进步有很大帮助


除了这个之外
一位华人身后这种中华文化的底蕴
你觉得对你从政的成功
是不是有一定的帮助


背景  就是看你自己怎么利用
我觉得如果在美国生活的人
应该对美国的情况更加了解
对美国的历史多了解
所以我在这方面加紧努力
同时对东方文化
我自己也能够
跟别人辩论的时候可以说
但是我觉得现在
很多中国人去到外国
他自己对于中国
对于自己的文化都不太清楚
所以很难跟别人辩论
所以在这方面
我经常跟学校的学生说
你出国留学的时候
自己对中国的历史要多点了解
要不别人就看不起你


那有没有想过其实
可不可以不那么辛苦
我想生存不会有问题
就这样打份工
其实都可以
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呢


我自己或者个性比较好强
同时每样事情都要做到最好
所以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
很多时候是很多困难
但是
困难如果能够自己克服
也是一种成就
所以在我一生的这条路上
从留学生开始
到进去中央社工作
到跟陈纳德将军结婚
在他去世之后
在美国的社会自己打拼
各方面都是一种挑战性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能够克服
也是有一种快感
现在年纪很大了
但是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就算 比如说
来到中国 这么多年
很多情况
不是样样都尽如人意 对吧
在这个情况之下
有时候都会灰心
但是自己就要努力克服
这种失落感
同时继续向前走


在你的少女时代
其实那时候的人生还没有完全展开
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个
这么传奇这么精彩的一生


当然不会想到
但是我觉得
我自己本身各方面
比如在学校读书的时候
经常要争第一
到工作的时候也很好强
经常要有表现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
自己的性格也很大影响
有些人觉得
我随便应付就算了
但是我自己人生的目标
样样都要自己努力
不能够让失败令自己失望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
除了自己努力之外
同时把我经验跟大家分享

 

由于跟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结合
陈香梅成为一位美籍华人
在美国社会里
她凭着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的气质
加上对中西文化游刃有余的掌握
还有自己非凡的智慧
和内外兼备的美丽
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海外华人
这集的《岭南会客厅》先到这里
下期节目里
我们会继续请来陈香梅女士
她和我们一起分享
她所亲历的中美间的交往

            《陈香梅的故事》之2


推荐我的文章:

120万,富婆最宠阿穆隆


请关注"行走40国"的旅行影集:

        <我在芬兰>

    <捷克:查理桥上的牛人>

    <我要去埃及>

    <赞比亚掠影>

    <穿越津巴布韦>

    <丹麦:亲亲美人鱼>

    <狂野肯尼亚>

    <美国平安夜最无聊>

    <俄罗斯:40度温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