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评论九:用核苷类药要从强效的开始
(2012-07-01 16:18:55)
标签:
防止耐药原则健康 |
分类: 评论 |
【必须顶住先生的用药过程】 2012-06-02
我今年47周岁,母亲乙肝腹水去世,哥哥肝癌去世。09年感觉身体无力咳嗽有血丝查出乙肝,戒酒至今。
2009.9
2010.5
2011.3
2011.6
2011.8.18 CT:肝脏体积尚可,各叶比例失调,以肝叶缩小为著,肝表面欠光滑,可见小结节状突起。
2011.8
2011.11
2012.1
【czsktrh_8d15t 先生的用药过程】2012-06-02
“小三阳”慢性肝炎。2007年4月HBV DNA5次方,单药阿德福韦10个月,6个月时病毒转阴,7、8、9三个月又是3次方。2008年4月—2009年9月共18个月单药恩替卡韦:半个月后DNA就转阴,后一直阴性。为了将恩替卡韦这个最好的药留到以后更关键是时候再用(害怕恩替卡韦耐药),18个月后换用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第6感先生的跟帖】2012-05-30
我男,34岁。老婆孩子都有抗体,十三岁开始知道大三阳,也不知什么时候染上的,家中弟有。我这些年的检查结果和治疗药物如下:
2004年10月二对半一三五阳性,dna10的8次方,肝功正常。当年10月服用拉米抗病毒治疗,同年12月停服拉米,改用三种中成药。
2006年12月E抗原1273,
ALT50,DNA
2009年1月DNA1.22*10^5,
2011年11月dna9.60*10^4,耐药试验拉米阿德均未耐药。换用博路定1片/天,
2012年2月DNA小于500,ALT58.46(0-41),表面抗原3639,E抗原917.8,E抗体阴性,核心抗体阳性。
2012年4月DNA大于1000, 5月DNA1.52E+03,耐药试验恩替卡韦并未耐药,继续恩替。
我的问题是
1. 用核苷类药的原则:第一年必须先用药效较强的药使病毒转阴。请看09年的博文《浅谈抗病毒治疗 三、核苷类药治疗的计划按排》。你用药的顺序倒过来了,这是你“抗病毒的路一直不顺”的根本原因。
2. 耐药试验虽然阴性,还有检查的时机和其他问题,并不能完全肯定:没有耐药。
3. 继续恩替卡韦也可以,最好换替诺福韦。
【评论】
当前核苷类药的品种已经比较齐全,特别是两种一线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已在临床应用,绝大多数耐药应该可以避免。但现实并非如此,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单耐药仍较常见,两者同时耐药也不少见、甚至可见到复杂的多药耐药。没有耐药的患者不重视预防耐药;有些耐药与医生的知识有关。
我曾经写过关于防止和救治耐药的一系列博文,一定是写得不好,没有引起网友的关注,本文是重复和再次强调过去的论述。
耐药是怎样发生的?
乙肝病毒是一条3200个核苷酸的长链,总会有几个核苷酸不同,于是就有了千差万别,比较相近的一群是相同的“克隆”,每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体内有无数的病毒克隆。
如果你昨天检查HBV DNA是6次方,今天检查也是6次方,你别以为今天的1000,000个病毒就是昨天的1000,000个。其实,在28小时中,有半数病毒已经被你免疫清除了;许多肝细胞里的许许多多病毒在复制,在同一时间里又有半数的新病毒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补充被清除的数量。
乙肝病毒每天要经过无数次复制,才能补充被你的免疫系统清除掉的病毒。无数次复制就会发生许多核苷酸的差异,开始都是分散在病毒核苷酸链的各处,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同一位点的差异累积到非常大的数量,成为体内众多病毒中的优势克隆,这就叫做“变异”。
核苷类药治疗的原理是抑制或破坏乙肝病毒核苷链中的某一部位,病毒对这一部位就会误会改变以对抗药物的作用,改变了就是变异了,这种特定部位的变异使药物不能对病毒起作用,最多耐药就是这样发生的。
什么是防止耐药的第一原则?
如果你的病毒是7次方,就是每毫升的血清里有几千万个病毒,每天几乎有半数要复制更新。病毒变异是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如果病毒不复制,就没有变异;复制越多变异也越多。在开始核苷类药治疗的第一年,病毒复制最活跃,发生变异的也最多。
许多人都以为耐药是某些时间内发生的,其实是从你开始服用核苷类药,变异已经出现,逐渐累积,一旦变异病毒株占优势时,耐药才表现出来。
要防止耐药,在开始服用核苷类药的头6~12个月,必需把病毒水平降低到极限(检测限的底线,或称转阴)。这是最先要做到的,又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我把它称之为“防止耐药的第一原则”。
所以,第一年要用最强效的药,尤其是病毒水平较高的患者;“小三阳”肝炎患者,病毒水平一般不很高,但需要更长期用药,也应该先用较强效的药。
为什么现在许多患者从最低档的开始用起?
当前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还相当普遍,在前面引用了几位患者的跟帖,请网友们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