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要评论九:用核苷类药要从强效的开始

(2012-07-01 16:18:55)
标签:

防止耐药

原则

健康

分类: 评论

 

必须顶住先生的用药过程】 2012-06-02

我今年47周岁,母亲乙肝腹水去世,哥哥肝癌去世。09年感觉身体无力咳嗽有血丝查出乙肝,戒酒至今。

2009.9  初诊大三阳,DNA 8次方,ALT 152,单独阿德。

2010.5 最好的时候DNA5次方。

2011.3  DNA 2.59E7,替比+阿德。

2011.6  DNA 5次方,单替比。

2011.8.18 CT:肝脏体积尚可,各叶比例失调,以肝叶缩小为著,肝表面欠光滑,可见小结节状突起。

2011.8  DNA 8.86E5ALT 146E抗原45.5,血糖8.44,单独博路定。

2011.11 DNA 1.01E5ALT 70 E抗原21.857,总胆红素25,血糖7.05,博路定+贺维力。

2012.1  DNA 1.22E5,血糖7.01,单独替诺。2012.4  DNA 1.24E4,表面抗原>250E抗原6.662。血糖 7.58 ,其他正常,单替诺。

 

czsktrh_8d15t 先生的用药过程】2012-06-02

“小三阳”慢性肝炎。20074HBV DNA5次方,单药阿德福韦10个月,6个月时病毒转阴,789三个月又是3次方。20084月—20099月共18个月单药恩替卡韦:半个月后DNA就转阴,后一直阴性。为了将恩替卡韦这个最好的药留到以后更关键是时候再用(害怕恩替卡韦耐药),18个月后换用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6感先生的跟帖】2012-05-30

我男,34岁。老婆孩子都有抗体,十三岁开始知道大三阳,也不知什么时候染上的,家中弟有。我这些年的检查结果和治疗药物如下:

200410月二对半一三五阳性,dna108次方,肝功正常。当年10月服用拉米抗病毒治疗,同年12月停服拉米,改用三种中成药。

200612E抗原1273 ALT50DNA 107次方,此时开始服用阿德(代丁),至20091月期间dna一直未转阴

20091DNA1.22*10^5, 肝功正常,此时联合拉米一起用直至201111dna终未转阴,抗病毒的路一直不顺

201111dna9.60*10^4,耐药试验拉米阿德均未耐药。换用博路定1/天,

20122DNA小于500ALT58.46(0-41),表面抗原3639E抗原917.8E抗体阴性,核心抗体阳性。

20124DNA大于1000 5DNA1.52E+03,耐药试验恩替卡韦并未耐药,继续恩替。

我的问题是
         1.
我从2006年吃到2011年的药为什么dna一直没转阴过?

         2.二次耐药测试均未检测到耐药,但dna又反弹,是何原因?用博路定转阴过一次后又反弹是病毒变异了吗?
         3.
是继续恩替还是要换药,能吃替诺福韦吗?或是二片恩替?一直都觉得乏力,很容易累,其他病人会这样吗?

博主给6感先生的回复120603

1. 用核苷类药的原则:第一年必须先用药效较强的药使病毒转阴。请看09年的博文《浅谈抗病毒治疗 三、核苷类药治疗的计划按排》。你用药的顺序倒过来了,这是你抗病毒的路一直不顺的根本原因。

2. 耐药试验虽然阴性,还有检查的时机和其他问题,并不能完全肯定:没有耐药。

3. 继续恩替卡韦也可以,最好换替诺福韦。

评论

当前核苷类药的品种已经比较齐全,特别是两种一线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已在临床应用,绝大多数耐药应该可以避免。但现实并非如此,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单耐药仍较常见,两者同时耐药也不少见、甚至可见到复杂的多药耐药。没有耐药的患者不重视预防耐药;有些耐药与医生的知识有关。

我曾经写过关于防止和救治耐药的一系列博文,一定是写得不好,没有引起网友的关注,本文是重复和再次强调过去的论述。

耐药是怎样发生的?

乙肝病毒是一条3200个核苷酸的长链,总会有几个核苷酸不同,于是就有了千差万别,比较相近的一群是相同的“克隆”,每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体内有无数的病毒克隆。

如果你昨天检查HBV DNA6次方,今天检查也是6次方,你别以为今天的1000,000个病毒就是昨天的1000,000个。其实,在28小时中,有半数病毒已经被你免疫清除了;许多肝细胞里的许许多多病毒在复制,在同一时间里又有半数的新病毒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补充被清除的数量。

乙肝病毒每天要经过无数次复制,才能补充被你的免疫系统清除掉的病毒。无数次复制就会发生许多核苷酸的差异,开始都是分散在病毒核苷酸链的各处,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同一位点的差异累积到非常大的数量,成为体内众多病毒中的优势克隆,这就叫做“变异”。

核苷类药治疗的原理是抑制或破坏乙肝病毒核苷链中的某一部位,病毒对这一部位就会误会改变以对抗药物的作用,改变了就是变异了,这种特定部位的变异使药物不能对病毒起作用,最多耐药就是这样发生的。

什么是防止耐药的第一原则?

如果你的病毒是7次方,就是每毫升的血清里有几千万个病毒,每天几乎有半数要复制更新。病毒变异是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如果病毒不复制,就没有变异;复制越多变异也越多。在开始核苷类药治疗的第一年,病毒复制最活跃,发生变异的也最多。

许多人都以为耐药是某些时间内发生的,其实是从你开始服用核苷类药,变异已经出现,逐渐累积,一旦变异病毒株占优势时,耐药才表现出来。

要防止耐药,在开始服用核苷类药的头612个月,必需把病毒水平降低到极限(检测限的底线,或称转阴)。这是最先要做到的,又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我把它称之为“防止耐药的第一原则”。

所以,第一年要用最强效的药,尤其是病毒水平较高的患者;“小三阳”肝炎患者,病毒水平一般不很高,但需要更长期用药,也应该先用较强效的药。

为什么现在许多患者从最低档的开始用起?

当前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还相当普遍,在前面引用了几位患者的跟帖,请网友们自己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