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老绪记事 |
宗绪升对话叶康宁博士 宗绪升:康宁兄博士研究成果有关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很有意思,我根据这篇宏文向兄提问,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问问康宁兄如何看待今天的书画消费情况? 叶康宁:宗兄好,现今的书画消费,个人以为是乱象纷呈。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其一,消费者大都艺术素养低下。因为缺乏足够的艺术素养,所以,他们无从分辨优劣。这给大肆炒作者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其二,书协和美协公信力不够。随着书协和美协等民众社团组织日趋官僚化,他们的权威性也不断的遭到质疑,甚至挑战。 宗绪升:两年前微拍堂出现,我是这个新事物的受益者,但我对这个微拍堂始终持消极态度,康宁兄如何看待微拍堂? 叶康宁:我发现宗兄的作品在微拍上卖得很好。我个人也经常从微拍上买东西,去年还应一家纸媒之约,写过一篇《网拍与微拍》,谈网拍和微拍的心得体会。我感觉微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市场原有的生态,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多了一个实现价值的渠道。在以往的画廊里,我们看到的大都是那些所谓书画名家的作品,这些名家要么是书协美协的领导,要么是画院美术馆的领导,要么是高校艺术专业的教授。他们的艺术水准和他们的作品价格是否可以划上等号?我一直是有疑问的。网拍和微拍出现之后,艺术市场开始有改变了。宗兄可能也发现了,很多不在艺术圈玩的书画家,比如王家葵、鲁九喜等,都有不少粉丝,也都买的很好。而不少书画界的领导,在微拍上却鲜有问津者。所以,我的态度比宗兄积极,我认为网拍和微拍会逐渐改变艺术市场的生态。 宗绪升:什么是奢侈浪费与文化消费?二者有什么关系?书画消费属于奢侈消费还是文化消费? 叶康宁:奢侈消费和文化消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奢侈消费的特征是休闲性与夸示性,文化消费的特征是休闲性与知识性。书画既能够体现休闲性与夸示性,又能体现知识性,是兼具两种消费特征的商品之一。 宗绪升:有关《清明上河图》的求画、作伪、贿赂、杀人的故事请兄简单介绍一下,兄为何用一章两节的篇幅来论述《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叶康宁:这个故事,明清以来的很多文献上都有记载,我发现这个故事有四个主要情节:王忬求画、黄彪作伪、汤臣索贿、严氏杀人。概括的说,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喜欢书画古玩,作为严嵩下级的王忬为了巴结严氏父子,不惜重金求购《清明上河图》。由于藏家不肯割爱,王忬和中间人汤裱褙就请黄彪做了一幅假画送给严氏父子。后来汤裱褙向王忬索贿不成,告发了此事。严氏父子对王忬怀恨在心,就抓住他的一个过错,把他杀了。这个故事无论真伪,都是我们观察中国古代书画消费的绝佳的个案。所以,拙著《风雅之好》就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来仔细的分析了这个案例,希望大家能鉴古知今。 宗绪升:不同的世风与需求对书画消费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叶康宁:世风,又称社会风气,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一般人日常生活思想言行的普遍倾向。如生活上追求奢糜,崇尚外观,讲究时髦,就是一种社会风气。世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与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正如宋应星所言:“风俗,人心之所为也。人心一趋,可以造成风俗;然风俗改变,亦可以移易人心。”名家书画值高价昂,是一种典型的奢侈品。因此,书画消费与社会风气的崇奢黜俭常常联系紧密。世风会影响需求,需求会带来消费。前几年书画市场如火如荼,这两年突然消停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反腐和房地产不景气,影响了官民两方对书画的需求。 宗绪升:请介绍一下嘉万年间的书画购买情况。 叶康宁:明代嘉万年间,书画的礼品市场很活跃。有长物之好的官吏获取值高价昂的书画,大都不是花费自己的官俸,而是用贪腐得来的灰色收入,或者依靠下级官史与商贾的直接馈赠。因为收受书画比直接收受财物要安全得多,书画价格的模糊性保证了它的安全性。 宗绪升: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时期书画价格的乱象? 叶康宁:当时的状况和现在差不多,就是当代的书画不比古代的书画便宜。这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其一,古代的器物书画“日少一日”,“今已不可多得”,“故以近出者当之”。所谓“近出者”,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奢侈替代品。其二,江南好事缙绅与徽州耳食富贾的“倾橐相酬”。据詹景凤说:“文太史初下世时,吴人不能知也。而予独酷好。所过遇有太史画无不购者,见者掩口胡卢谓购此乌用。是时价平平,一幅多未逾一金,少但三四五钱耳。予好十余年后吴人乃好,又后三年而吾新安人好,又三年而越人好,价相埒悬黎矣。” 其三,受“厌常喜新,标奇览异”的士风影响。书画作品大都古质今妍,消费者多喜新、尚奇。如陆树声所言:“夫物古质而今媚,近来俗好多媚。” 宗绪升:导致赝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叶康宁:一方面是名家作品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利益诱惑。我曾经总结过艺术市场的一条铁律,就是真品永远在递减,赝品永远在递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代书画家的真迹不可再生,而且被真正的收藏家收藏后,很少再拿出来卖;而赝品不仅不断产生,而且不小心买到赝品的人也会马上转售。所以市场上永远都是赝品多。 宗绪升:请兄推荐几部有关书画收藏知识方面的书籍如何?谢谢! 叶康宁:我推荐三本书,李万康《艺术市场学》,三联书店,2012年;李万康《中国古代绘画价格论稿》,人民出版社,2012年;封治国《与古为徒:项元汴书画鉴藏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谢谢宗兄。 叶康宁简介 叶康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后,浙江大学考古学博士后,常州大学晚清民国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著有《风雅之好:明代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商务印书馆,2016),另有论文及学术随笔多篇刊于《读书》《文史知识》《书城》《书法》《中国书法》《古代文明》《美术学报》《美术观察》《社会科学战线》等知名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