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9!老绪访谈,周峰博士

(2016-07-05 18:08:20)
标签:

杂谈

宗绪升对话周峰博士

 

宗绪升:又一届书法专业学生毕业了,兄也毕业了,祝贺!兄在美院读书、工作也很多年了,毕业展也看了很多,请兄说说兄对哪几届展览、哪些毕业生的作品印象深刻?

周 峰:相比较其他院校,国美的毕业展览总体上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因为大部分都不错,很难说出具体哪几件印象深刻的。如果说哪几届毕业展览印象最深刻,自然是2003年、2010年、2016年的,分别是我自己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年份,一辈子不会忘记。

宗绪升:什么是接受美学?接受美学在书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周 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联邦德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和文学美学思潮,这就是接受美学,或称接受理论。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泽尔。姚斯理论主张,文学史研究,要以读者和接受者为中心,从读者和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文艺作品。后来伊泽尔把接受理论发展得更为微观细腻。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历经30来年的本土化过程,成果斐然。接受美学理论的传入,为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和方法,比如,可以从不同时代受众对书学思想、书法作品的接受度来逆向研究艺术家本人,并分析接受度变化波动的原因。

宗绪升:谈谈赵孟頫书法的研究现状?

周 峰:在书法史上,赵孟頫是继宋四家之后的标杆性人物,宗法魏晋唐,独领风骚。虽然争议不断,但是从各个角度对他的研究,可谓是层出不穷。当代比较大型的有关赵孟頫学术研究,也是赵孟頫学术研究的标志性的学术事件,是1995年的“赵孟頫学术研讨会”,汇聚成《赵孟頫研究论文集》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任道斌先生的《赵孟頫系年》是现代较早的全面地梳理赵孟頫资料的著作,一直被后来者作为赵孟頫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任先生在他2009年出版的《思嘉室文集》里,继续收了他的赵孟頫研究文章10余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黄惇先生也是赵孟頫研究专家,主要著作有《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从杭州至大都》、《风来堂集》等,比较深入全面。还有故宫的王连起老师主编的《元代书法》,无论从文字上还是图片资料的印刷质量上,都堪称是一本上好的赵孟頫乃至整个元代书法研究的汇编性集子。2007年9月,在湖州举办“赵孟頫作品回乡展”,出版了赵孟頫书法绘画作品全集;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学术论文研讨会——“书画为寄”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书画为寄——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这是一次大型的学术事件,标志着学界对赵孟頫的研究继续推向深入。台湾李铸晋先生对赵孟頫的研究也很深入,还有韩国日本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各大院校的文史艺相关专业的本硕博毕业论文也有大量涉及赵孟頫的研究论著,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赵孟頫生平研究。2.赵孟頫仕元问题研究。3.赵孟頫书画思想研究。4.赵孟頫书画艺术实践研究。5.赵孟頫交游研究。6.赵孟頫评价研究。等等。

宗绪升:请简单地谈一下赵孟頫学术思想背景。

周 峰:赵孟頫的书学并非凭空产生。在他之前,宋高宗赵构也力主学古;理学宗师朱熹完全在理学的立场上,也主张学古;姜夔,一代大才子,书法实践造诣高,书学理论也非常成系统,力主学古。无奈,也许时代火候未到,或者自身书法实践水平的影响力不够等原因,都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影响。但是他们的探索,为赵孟頫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拓展空间,而赵孟頫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诸多有利条件,让其书学思想在元代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接受。在同时代的鲜于枢、邓文原等书家的一起推动下,“学古”思想几乎贯穿一个朝代。赵孟頫书学思想以强调魏晋“古意”为核心,用笔为体,结体为貌,阐述了变和不变的相对关系。在赵构、朱熹、姜夔等前人基础上全面理顺了在笔法、结字、审美、人品及用功诸因素而成系统,构建了一个接地气书法的传统脉络,对于元代与后世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并使得书法历经南宋的衰蹙之后,重新得以扶正,回归历史本体。

宗绪升:请谈谈元明清赵孟頫书法的主要接受情况。

周 峰:赵孟頫登上历史舞台后,凭借他理学的修养所形成的谨慎态度和智慧行事,加上冠绝一时的通才之能,深得元代四朝帝王的信任与恩遇。由于赵孟頫政治地位的关系,从而使他的书风书貌和书学思想最大限度被元代所接受。而到了明代,虽然斯人已去,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接受赵书思想与赵书风格,学赵者众。到了明末,由于朝代更替,汉地又一次面临异族的统治的政治原因,部分文人借题贬赵。入清后,还是由于帝王喜爱赵书的原因,赵孟頫的书风再次被请出推至历史前台,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除了政治因素,每个时代的主流学术思想,也对赵书的接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年代久远,碑刻转拓,越到后来,人们对赵书的认识就越有隔阂,与原貌相比,甚至出现了认识偏差和误读,这也是导致赵书的接受深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理清楚了这些因素,就让我们看清赵书在元与元以后的接受状况演变的历史成因。

宗绪升:你在做赵孟頫书法接受研究中有什么重要发现?

周 峰: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提问。这么说吧,我写完这篇论文,最大的感慨,就是在宋亡之后异族治下,当时的先辈可以沉下心来,居然还能把文学和艺术,推向那么一个让人膜拜的高度。当今这么和谐繁荣的社会,条件这么好,艺术却显得肤浅和浮躁,要反思。另外,还有两个题外发现:1.发现唐代李邕很厉害,李邕成就了米芾和赵孟頫。2.引用2007年从一位赵孟頫研究专家那里听到的一句话:没有赵孟頫,就没有新中国的书法。

宗绪升: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你觉得在当代我们从赵孟頫书法中最该汲取什么?

周 峰:在书法学习实践上,要方法对、路子正、下苦功。另外,要在字外下功夫,赵孟頫的诗文也是一流的。我们这个时代,很难补齐诗文之功,但至少可以保持经常诵读经典的习惯,慢慢去体会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宗绪升:赵孟頫书法对你的习书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谢谢!

周 峰:赵孟頫是我毕生学习的目标,也是一把打开晋唐书法殿堂的钥匙。赵孟頫书法是继米芾之后,又一个集大成者,他学通晋唐书法,并镕铸于墨迹中。学懂了赵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晋唐书法,否则,容易在晋唐华丽的外衣上打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