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恋》:三段式的讨巧与失重(载9、22日深圳特区报)

标签:
影评全球热恋娱乐 |
《全球热恋》:三段式的讨巧与失重
《全球热恋》有其值得赞扬的地方,毕竟它的意图是打造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就电影本身来说,就有着造梦的功能,在中国近年来的电影史上,曾经出现过在情人节放映的电影吓坏观众的纪录,充分展示着中国的商业电影缺乏自觉的意识与品味,去营造一段浪漫而美好的影像传奇。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球热恋》的香港导演遵循了爱情片所必须遵守着的相信爱情、美化爱情、粉饰爱情的世界电影传统,在影片里展现了爱情的多种可能。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香港电影在表现爱情的时候,从来不是以它的爱情深刻性而深入人心的,而是通过点到为止的浅显通俗的叙事风格,揭示出爱情的那种一触即逝的表层的靓丽与感染力。意图从香港电影里发现爱情的深刻揭示,显然是徒劳无功的。而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热恋》这部电影里的所有的讨巧与成功的成份,而在影片具备这一特质的同时,也注定了它在内质上是没有多少深刻的质量的。
《全球热恋》在结构上选择了近年来国际影坛偶一为之的段落式的故事框架,在这种模式中,比较懒惰一点的,就是直接让不同的导演各拍一段互不关联的故事,然后凑成拼盘,前不久公映的《爱到底》就是这样的一种类型电影。如果复杂一些的,就是让电影中的几段故事,生拉硬扯地发生联系。《全球热恋》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而这种模式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在煞有介事地表现出段块式的情节与故事的时候,却能够一线串珠地通过精致的逻辑线,将散点式的片段串联起来,这方面,有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撞车》的成功作为代表,去年反响颇烈的《盗梦空间》也应该属于这样类型。这种发掘出不相干的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以提炼式的拎取出来的构思,往往显示出电影编导的艺术内在功力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见解,这样的吉光片羽闪现出来的电影,往往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佳片。但毕竟这样的构思夸张一点来说,属于百年一遇的,即使是天才导演,也不可能在这样的结构创意中战无不胜,稳操胜券,像美国导演昆汀在探索这样的影片结构中有不错的战绩,但也有着重复自己、坠入迷障的兵败麦城的纪录。所以,每当有这样一类影片出来的时候,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引得影迷的狂欢。
《全球热恋》没有这样的野心,它只是知天安命地凑合成三个爱情故事,而它的聪明之处,是把这三个故事松散地通过一个母亲及三个女儿的血缘关系,而包容在一个看似整体的故事框架中。实际上,影片里的三个女儿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心灵沟通与交际,母亲是呈发散型地与女儿保持单独联系,而这三个女儿之间,却像是互不结识似的,这也保证了三个女儿的爱情被封闭在三个故事空间中,有效地规避了这三个女儿之间的相互干扰。
这是《全球热恋》的投机取巧之处。整个电影基本剔开了蝴蝶效应的存在,只是专注于三个女儿的生存状态,而实际上,从影片的情节设置来看,大女儿在宇宙飞船上经受过一次生死考验,这种巨大的心理冲撞,必然会给她的同胞姐妹们带来深刻的影响,但在影片里,我们看不到这种打破段落之间的情感体系的引力与作用力,这不能不说是电影在采用段块结构之后必然带来的情节上的失重,可以说,《全球热恋》注重了每一个段块的情节的完整性,而在整体结构的把握上,却没有通盘考虑,它的构思完全是一种小国寡民、老死互不往来的路线,这正是这一低级别的段块结构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先天带来的缺陷与不足。
再来看看《全球热恋》的三个女儿的爱情故事,应该说,这三个故事,平均地分割了电影九十多分钟的时间,这样分配给每一个爱情故事的时空就变得相当有限了,因此,这种爱情故事只能说是简约化的,矛盾冲突也是和缓的。编导在这样的结构面前,采取的方式,就是尽力拉开每一个人的性格差距,身份差距,甚至是习性差距,力求在最大的人性反差的背景上,抹写爱情复萌或者产生的可能。
影片中的大女儿在宇宙飞船上重逢了昔日分手的恋人,这一段情节,完全是通过回忆与对话来展现的,过去的爱情史只是今日故事的支撑点,而两个人释清了过去因为自尊与好胜的性格导致分手的前因之后,又经历了一场太空里的有惊无险的生死考验,在昔日男友展现了一番英雄主义的救美之后,那一段死去的爱情,重新在太空里萌生了光彩。这一段故事在电影里显得最为乏味,因为这里的爱情故事是最大众化、最没有创意的,而太空遇险对爱情的考验,又学舌着太司空见惯的陈旧套路。二女儿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悉尼,因为爱情的阴影,二女儿产生了洁癖,在一次琼瑶式的餐厅巧遇后,她结识了一个从事垃圾回收职业的男生。他们之间的反差,是生理上的,习性上的,影片里表现两个人情感增值的段落时,移用了耳熟能详的“背对背数着数字”分手的爱情电影套路,使影片的爱情故事似曾相识。而当她治愈了自己的洁癖的时候,却因为男生身边出现的一个女生,而选择了离开。这一段爱情的纠结与三女儿的爱情在最后的北京段落中得到了解扣。三女儿的爱情,则喻示着地位造成的落差对人物的影响。一个演艺中人为了体验生活而结识的最普通的男友,成为三女儿的心中之恋,这种在现实娱乐圈里匪夷所思的爱情故事,在电影光圈的营造下,带着一种反现实的童话属性,你可以不相信它,但是在电影里却能够向观众情感发起摧枯拉朽的所向披靡的攻势,这一段新时期的阶层落差造成的情感的冲突,在影片里的撕心裂肺的分手的煽情渲染下,还是焕发了极大的让观众同频共振的魅力。电影成功地复现了一个穷小子赢得娇小姐这类我们自小时候就倒背如流的爱情传奇。
可以说,影片里的三个故事,分别阐述了战胜了自我(大女儿)、战胜了心理阴影(二女儿)、战胜了地位悬殊(三女儿)所设伏在爱情道路上的所有障碍,为影片铺平了一个皆大欢喜的适应节日氛围的温馨基调。影片在三个女儿的爱情设置上,深谙细节的作用,力求在对话上切入到人物的隐秘心理,撷取了一些并无多少创意的恋人妙思与巧构,如大女儿对男友说出的“那你一定嫁给我”,反映了她的唯我独尊的个性,而之后,她改称“是我嫁给你”,折射出经过一番磨难后,她对于爱情的全新的解读;二女儿与男友则在“我爱你”、“我更爱你”之间,推进着以这一中心语维系着的爱情互动表白;三女儿则抓住了“反话也是一种秘密语言”,界定了影片结尾处,两个人用“我讨厌你”来对应地表达了他们的爱情秘密的“真实的谎言”,令影片在有限的时间内,尚能做到前后呼应,人物对话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这都体现出电影在细节设置上对戏剧规律的娴熟运用与尊崇,当然正像香港电影一样,在这种表现过程中,也令影片带着一种轻飘飘的学舌的性质,因为影片里的台词,我们已经经识过N次了。但好就好在《全球热恋》依然以一种正二八经的严肃态度,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对旧有题材又重新演绎了一遍,而从中我们正可以看到香港电影的所有的优点与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热恋》多少能够让我们产生尊敬之心,毕竟它为它刻意打造的档期,打造了一个尚是美好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突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