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夫熊猫》: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

(2008-06-20 21:54:33)
标签:

娱乐

 

《功夫熊猫》: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

 

 

 

 

在《功夫熊猫》公映之前,一个所谓中国艺术家的抗议,反而使这部电影更变本加厉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只不过,这位中国艺术家,在抗议的时候,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过,他有一点倒说对了,好莱坞电影里不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

 

有时候,剔开任何偏见的目光,好莱坞电影里的那种积极向上的基调,甚至可以超过我们的中国电影,更让欧洲电影相形见绌,至少要比法国电影来得更有理性而有道德感吧。

 

《功夫熊猫》在构思上,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有太多的熟悉的成份。在中国的功夫片中,一个默默无闻的功夫爱好者,总是会违背常理地成为最终的功夫高手。金庸笔下的郭大侠就是这种典型的代表。“无招胜有招”,“战胜自我最为关键”等等既定的理念,在中国功夫片中高密度地存在着。从这一角度来讲,《功夫熊猫》对“中国功夫”的一些通用型的设置,是毫不避讳地采取拿来主义的。

 

比如在影片中,熊猫阿波生于面馆世家,但他一心向往中国功夫,这一人物的背景设置,我们就可以在成龙的《一个好人》看到类似的成份。而那个在传说中蕴含着终极武功真谛的“龙轴”,最后发现不过是一册“无字书”,它给予获得者启发的是,要实现自我,取得胜利,还必须依靠自己。说到底,这样的设置,阐述着这样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道理,就是“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

 

这是影片里的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局,是最大的谜底。因为这个龙轴一直在传说中,高高在上地悬挂着,正是因为这个龙轴,才让影片里的最大的大魔头残豹凶相毕露,走火入魔,欺师灭祖。这里实际上存在一个悖论,残豹本想获得最高深的秘籍,但等待在那里的,只是一张白纸而已,为了这一个虚幻的目标,他成了万劫不复的罪人。这就意味着,残豹在获得这个龙轴的真相之前,他已经达到武术的最高巅峰了,即使他得到了龙轴,也不过是张没有任何作用的废纸。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影片里设置的残豹当年为夺得龙轴而冲冠一怒的情节就并不十分合理,可以看出,残豹这个邪恶的角色,在影片里看来,有一点缺乏常理性。他本来是受师傅养大的,但仅仅因为没有得到龙轴,而遭受了禁闭的命运,那么,他的悲剧之路是谁造成的?是那个龙轴吗?

 

相比之下,好莱坞电影里的敌人往往是那些外来的侵入者,而像《功夫熊猫》这样,把一个邪恶的力量,设置成一个师傅的前任徒弟、现任“龙战士”的前师兄,这样的情节设置,虽然使人物高度凝练,但在构思上,有一点太俗套,也太缺乏合理性了。

 

在《功夫熊猫》中,我们看到的是熊猫阿波对功夫殚精竭虑、不断升级的过程,他能够被命定为“龙战士”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仅仅是因为在恰到好处的时刻,飞到了乌龟大师的面前,但是他的身上有着可以成为一名战士的潜质,这就是他对目标的热爱与努力。在他最终打败对手之前,他唯一缺少的是对自我的信心,于是,当龙轴上的真相展现在他的面前,而他更从他的爸爸鸭子那里获得“这世中更没有秘方”的时候,他在这一刻,反而吻合了“太极”中的“无极生太极,两极生两仪”的要义,从而迸出了极大的战胜恶魔的力量。在阿波从一个庸人到英雄的神速进化过程上,我们可以从电影里领略到中国文化的一种精髓穿行其中,而这种文化理念,同样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响应与共鸣。因此,本片里的内在精神,撷取了东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同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人们的认同与认可,它所唱响的“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的价值内涵,无疑具有普适的意义。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对中国功夫的戏仿的成份,这使得一个熟悉中国武打片的中国观众来说,在本片中,并没有觉得太多的构思上的创新。本片总体来说,更像是一部武打片的动画版。在影片里,师傅的五个徒弟凌波微步于屋顶上的段落,配以击打音乐,完全是模仿《卧虎藏龙》中的同样段落,而一些武术功夫的展演,我们都可以在成龙的搞笑武术中看到类似的动作设计,像熊猫踩着竹竿迎战的场面、用筷子争抢包子的师徒打斗闹剧,都是中国功夫片里的一些熟悉元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则看到了美国动画片的一些习惯性操作。像阿波的动作造型,鬼脸连连的神态,都可以在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片里看到那种灵动的身影。而鸭子爸爸的造型,我们同样可以在唐老鸭的造型中,一睹来源特色。一些经典的打斗场面,如吊索处的五师弟力敌残豹,也是美国动画片里的一些每片必有的设计。《功夫熊猫》有中国文化的因子,更有美国动画片的流绪,总体来说,影片结合得相当的成功,我们没有理由在这样的礼赞中国文化的影片面前采取抵制的姿态,而应该学习人家的技术与经验,改造中国动画片。当年万籁鸣不正是在学习迪斯尼动画片的基础上,才打制出中国风味的《大闹天宫》的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