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淘金俏冤家》:花样不翻新的寻宝题材
、
《淘金俏冤家》这样的电影,你把它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寻宝类类型题材影片中,你也不会觉得它与众不同。它存心要把自己埋入到耳熟能详的俗套中,一门心思地表现出它的因循守旧的品格。
它有着这种共性的寻宝类题材的基本模式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是历史沉宝,今朝发现。影片里的那对被称着“俏冤家”的夫妻研究了八年历史,追踪着1715年一艘西班牙运宝船的来龙去脉,经过那一番看似复杂、实质让人坠入五里云雾中的考证,确认了那艘沉船的位置。而男主人公菲尼根在巴哈马群岛处摸到的一个盘子,正应证了是当年那艘船的主人家族者的身份。这是从大的框架上,确定财富的坐标,这很重要,基本是所有的寻宝类题材都必须明确的缩小包围圈这一特点。
二是按图索骥,锁定目标。通过第一点的研究历史文献,仅仅确定了沉船的范围,但船上的宝贝落在哪里,还必须采取一种近似于“人肉搜索”的按图索骥手法,寻踪觅迹,像电玩游戏中的那些过关度卡的办法,不断寻找启示与线索,从而最终找到目标。像《夺宝奇兵》、《国家宝藏》等影片,无一不是循着线索尾随下去,才找到终极宝物的。在本片中,菲尼根一行找到了沉船的大致方位,但还不行,还必须了解到宝物的所在。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菲尼根如有神助般地,突然脑瓜开窍起来,从今天的船只必须避风到岛的另一岸的现实,联想到当年的船长是把宝船搁浅在海岸边,从而找到了沉船的具体地点。接着又在教堂里找到了当年一本书,记载了船长坟墓所在位置,然后无巧不成书地,在乱坟岗上,随便搬起一块石头,就找到了非常关键的墓碑。命悬一线的破解线索,在电影里总是很容易地连缀起来,轻而易举地进行下去。挖掘开坟墓,里面记载了藏宝的具体山洞位置,于是一场寻宝历险,便全部完成了它的技术上的路径流程。
三是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寻宝过程,如果没有人物的情感冲突的话,那么只能是一部技术性的纪录片。所有的寻宝类题材里,总少不了一个也在抢夺财宝的对立者,给寻宝过程增添无穷的麻烦;内部而言呢,少不了一个靓眼的美女作陪衬。这两大内外双重力量,在本片中毫无疑义地引入到寻宝过程中来。一个穷凶极恶的岛主,百般阻挡,最后在飞机上展开生死较量,给寻宝主题直接嫁接上了一个道德判断的问题,使寻宝的胜利最终体现在对邪恶势力的消灭上,赋予了寻宝主题以一种正义的化身与力度。而同时,一对破裂的夫妻感情,通过寻宝历险,既借助于财富的支撑,化解了困厄的经济状况,同时,又在并肩作战的相互关爱中,重新找回了真挚的情感。影片除了有一对夫妻感情破镜重圆的情节俗套外,还加进了一个富翁与他的女儿如何重新寻找回了真诚的父女感情。可见,寻宝历险,不仅是一次纯粹的追逐财富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予被掩埋的感情一次重新发掘再现、重见天日的机会。寻宝类题材电影正是通过这种给予追逐财富的主题,捆绑上许多正义与价值的附加值,而使纯粹的欲望兑现主题,有了崇高的意义,这也算是好莱坞电影里的偷换概念、让财富的获得更加光明正大的理念在持之以恒地发挥效用吧。
在这种叙事体系下,同样是追逐财富的两种人,即菲尼根与岛主麦兔,他们在贪婪钱财方面,都是一样的,但是,却通过道德上的比较,拉开了品性的差距,而使电影里确立了正义与邪恶的分水岭。好莱坞电影屡试不爽地运用着这种基本的人物设置规律,其目的就是努力把中性的寻宝主题,套上道德评判的框架,体现出好莱坞电影里的主题始终固守着道德底线的一种叙事策略。
除了这些过目即忘,拼拼凑凑而成的俗套之外,《淘金俏冤家》值得一看的,也就是那清澈透明的海边风情了。只是这些风光片段,已成为电影里不知嚼过多少遍的滥俗风光了。即使你没有机会到那些碧海蓝天里一试身手,但看着这些过于雷同的画面,脑海里也定会闪现出多少部这样的类似镜头的相关影片了。
《淘金俏冤家》另一个采取的策略,就是它采用了喜剧片的样式,其实一部电影里加进了喜剧色彩,实际上就是宣判它与现实拉开了距离,而采取了一种变形的类同于魔幻的风格。喜剧风味可以说是与现实的严谨风格严重对立的。在本片中,幽默风味,给予影片一种轻松的基调,也让影片无法自圆其说的转圜处得到了观众的原谅。比如,影片开始的时候,一张飘飞的纸片,恰到好处地落到了马达的边上,从而引起燎原大火,引动整个船体爆炸燃烧,这种偶然性,只有在喜剧片的荒诞夸张风格下才能成立。在之后,妻子见到丈夫时扔掉手里的托盘,菲尼根在海底被炸药炸出海面却安然无恙,等等喜剧场面,都只有在喜剧格调下才能找到合理的现实性。至于寻找当年船长的墓碑时,剧中人物搬起刚刚绊倒自己的一块石头,就得来全不费功夫地找到了船长的墓碑,这种现实中难以置信的巧合,恰恰成为喜剧片里无巧不成书的设置原则。因此,这样的寻宝类影片,一般情况下都采取了喜剧片的样式,就是让它的这种难以置信的寻觅主题,找到可以一个搪塞的幌子。像斯皮尔伯格的《寻宝奇兵》三集,全部充斥着搞笑的喜剧风格,甚至连希特勒在影片里也被快乐地搞笑一下,可以看出,《淘金俏冤家》采用喜剧片的样式,只不过是它毫无创见的最习惯性的选择。
影片里的感情戏也相当地弱。人物都带着那么一点神经质,竭力作出可以带来强烈动作冲突与戏剧冲撞的夸张表情,可以说,连人物的表情都带着类型片的俗套,像影片中的富翁的女儿,就可以说是这种身份的共性的模式:疯傻、性感而又矫情。人物只要按照这样的设定,在影片里遵循着无数梦露式的套路演绎就完全可以了。所以类型片里的人物都打上了类型的烙印。总体来说,本片在类型片里也属于平庸之作,人物的对话与设计,有的地方真的感到太因循守旧了,连一点与众不同的创新都没有。无论是情节,还是特技,都流于一般。置于娱乐片类型里,也属于泛泛之作。

加载中…